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3 页:教学设计题 |
第 4 页:案例分析题 |
11.阅读下面《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对画线部分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这样的提问能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让学生进行角色代入,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B.能够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共性的问题,并且自然地进行深入启发
C.随口引来诗句,既回应了学生的回答,又让语文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
D.较之前面几位同学的回答,这位学生的回答有点跑题
12.阅读下面的案例,按要求答题。
一位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该班的语文老师,当学生中出现情窦初开的早恋者,他便带领学生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一封信》,这篇文章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当发现学生意志力不坚强,缺乏学习的动力时,便一起学习《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寓言故事中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精神;当学生不理解父母的辛劳,一味地埋怨父母亲时,他通过朱自清的《背影》,将父亲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蹒跚”的背影呈现于学生脑海,让学生懂得父爱的深沉。
对于该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下评价不合适的是( )。
A.这位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B.这位教师很懂得在教学中挖掘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资源
C.语文教育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反复训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正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渗透
D.这位教师没有明确区分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的身份,容易使语文课堂陷入德育的泥淖
13.阕读下面的案例,按要求答题。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是这样设计的:
在下边两种情况下,你将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出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某位教师把两个题目改为了下面的内容,并且让学生们进行讨论。
改后题目:父亲来到崖下,看到“我”孤身一个在悬崖上,有几种救我脱险的方法?为什么文中父亲的做法让作者“永远忘不了”?
老师改变题目后,学生变得更有兴趣,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学生总结出以下几点:
父亲救我的方法至少有三种:一是父亲直接爬上去把我救下来。二是先把我骂一顿,然后再救我。三是如文中父亲那样,让我自己下来。
对三种救法的后果,学生也发表了许多看法。第一种,我虽然被救下来了,但我可能还会如以前那样胆小。第二种,虽然会被我父亲救下,但我的心里会有抹不去的阴影。第三种,我可能会摔伤。
对以上案例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课后练习的设计有它的必要性和目的性,随意改变不利予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连贯性
B.学生在这些讨论中,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篇课文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C.老师的练习比教材中的更有深度和思辨性
D.讨论问题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
14.阅读下面《紫藤萝瀑布》的教学实录,按要求答题。
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给你的印象最深?”一个学生回答
道:“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对这位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进行正面评价,而是说“下面我们看看课文的第一段写了什么”,接着又回到串讲的老路。
对以上教学实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学生很聪明,准确地抓住了文章的关键句
B.如果教师因势利导,以这个句子为切人点,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将会迎刃而解
C.如果教师给予正确评价和反馈,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认识也可能上一个台阶
D.教师不应该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否则将会失去教学主动性,必要的时候要拉回学生的思维
15.下面是一位教师上作文课的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生:[D]贯通前后,通达文意。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开门见山,明确修改范围,使作文训练具有针对性
B.学生已经修改好了,重新读一遍没有必要
C.既肯定了学生的改法,又提出新的方法,这样不打击学生积极性,又能达到多重训练的目的
D.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学生在训练中已经初步掌握了“连贯”的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