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条例
【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条例处罚。
12.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3.教育法规的基础和灵魂是指( )。
A.教育计划
B.教育发展
C.教育政策
D.教育惩罚
【答案】C。解析: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灵魂,是制定教育法规的基础,也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教育政策的定型化、条文化。所以教育法规的制定必须依据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
14.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和公布,在一定时期内( )。
A.可以随意变动
B.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
C.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D.不能有任何改动
【答案】C。解析:教育政策有着与其他政策相似的一些特点,其中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经制定和公布,在一定时期内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15.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行政和刑事责任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6.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答案】A。解析: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对中小学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17.教育法规的特点主要是( )。
A.民主性、限制规范的普遍性
B.国家意志性、限制规范地方性
C.国家意志性、民主规范地方性
D.国家意志性、限制规范普遍性
【答案】D。解析:教育法规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意志,通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的,调整有关法律主体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的总和。从本质上看,教育法规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的体现;从形式上看,教育法规是以国家意志体现且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1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奉献补助
【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特殊教育教师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 )。
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答案】A。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个别教师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了学生的(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