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3 页:填空题 |
第 4 页:名词解释 |
第 5 页:简答题 |
第 6 页:论述题 |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4 简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几个阶段。
参考解析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同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感知的来源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②理解教材,形成科学观念。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知识的巩固是不断吸收新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的基础。巩固知识往往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环节。
(4)运用知识
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5)检查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发现学习上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5 确立教育目的客观依据有哪些?
参考解析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予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基础上的。
46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参考解析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再次,生产力的发展会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
再次,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47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参考解析
①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48 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基本因素。
参考解析
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②教师的特征;③学校的特点;④校外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