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3 页:简答题 |
第 4 页:论述题 |
第 5 页:材料分析题 |
第 6 页:活动设计题 |
第 7 页:答案及解析 |
二、简答题
21.答: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三类。
(1)口头言语。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聊天,老师的讲课、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幼儿期的言语主要是口头言语。
(2)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也就是写出的文字、看到的文字,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写作、朗读、默读。书面言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自己一个人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
22.答: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意义记忆是通过对材料理解而进行的。理解使记忆的材料和过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把新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以便于记忆,如人在记忆某个公式时,知道了公式所表达的含义,则记忆的时间会更长久,记忆效果会更好。
(2)机械记忆只能把事物作为单个的、孤立的小单位来记忆,意义记忆使记忆材料互相联系,从而把孤立的小单位联系起来,形成较大的单位或系统。
23.答:儿童玩角色游戏,对其自身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儿童在角色游戏中认真地模仿着各种角色的最优品格,他们在游戏中学习着支配自己,协调与他人的关系,这种能力的获得对以后成长至关重要。可以促进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纠正不良行为。这种特别的新颖性产生了积极的心理效应,使儿童品质和心理上的新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是与非、守法与违法分辨得更清楚,心理品质能力也得到明显的发展。但是完全放任自流的角色游戏,往往出现内容不健康、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影响到儿童的世界观以及身心的发展,老师要在充分发挥孩子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同时进行合理的指导。
24.答:(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加强生活护理及教养,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2)重视营养管理,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防止发生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
(3)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并对儿童进行生长发育检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医学矫治。
(4)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接种、消毒隔离等项工作,控制及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5)开展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质及抗病能力。
(6)开展安全教育,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园舍、场地、设施等应符合安全、卫生和教育的要求。
(8)培养儿童,使之具有良好卫生生活习惯、健康的适应性行为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5.答:(1)相互尊重原则。家园(所)有效合作的前提是保教人员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尊重。只有相互尊重双方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和合作。
(2)及时反馈原则。一方面幼儿园要注意随时搜集家长对幼教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将建议和意见的处理结果及时向家长反馈,争取家长的谅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家长也要随时了解幼儿园针对幼儿发展和家庭教育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并将孩子的情况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及时向园(所)反映,以便教师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把幼儿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要求适度原则。幼儿园向家长提出的要求应当切合实际,是家长能力和物力所能达到的,不能苛求;同时,要体谅家长的困难,在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方面尽力给予帮助,以加深彼此之间的融洽感情。从家长的角度来看,也要认识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要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要求,积极配合保教人员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6.答:(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它指明了幼儿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的成就。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载体,它是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相应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而选定的幼儿能够学、应该学、适宜学的知识和经验,包括概念、方法、态度和技能的学习等。
(3)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对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包括教育内容、活动方式、材料和环境、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方式等加以编排、组合和平衡,以使课程的实施有序化、结构化和适宜化,从而产生最优的教育效应,最大化实现课程目标的工作。
(4)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以课程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提供调整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