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4 页:多选题 |
第 6 页:判断题 |
第 7 页:情景题 |
第 8 页:答案及解析 |
三、判断题
1.×【解析】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问题的本质特征明显易发现。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是因为这些问题包含了某些多余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思维。
2.×【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3.×【解析】心理评估不应只是运用于心理诊断,也应运用于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
4.×【解析】研究表明,在不同的位置,师生互动的程度不同,因此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5.√【解析】班级过大容易限制师生交往和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平均成绩就会下降。
6.×【解析】题干是对效度的解释。
7.×【解析】题于所述是专家型教师对练习的功能的认识。
8.×【解析】实验室实验必须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而不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
9.×【解析】6~11岁正处在小学阶段,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10.×【解析】题干阐述的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11.√【解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获得不同的信息,能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因此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12.√【解析】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恩维比常人活跃,因此能发现常入不易发现的问题。
13.×【解析】品德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后天学习形成的。
14.×【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有高低层次之分。
15。×【解析】一次正确行为,未必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因为靠短时记忆学到的东西,如不加复习,难以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16.×【解析】班级越大,对课堂管理技能的要求也就越高。
17.×【解析】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
18.×【解析】题干讲的是专家型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特征。
19.√【解析】题干是对调查法的解释。
20.×【解析】儿童在学前期已形成了各种同一性,进入青春期后,早期形成的同一性已不能应付眼前必须作出的种种选择和决断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