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4 页:多项选择题 |
第 5 页:是非判断题 |
第 6 页:情境分析题 |
第 7 页:答案及解析 |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智商简称IQ。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D【解析】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以命题形式进行。
3.A【解析】略。
4.D【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5.C【解析】略。
6.B【解析】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主要突出与黑板颜色的差异,方便学生识别,因此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差异律。
7.D【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8.B【解析】见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9.C【解析】儿童(2~12岁)道德性发展与智力成正相关,并有阶段性。这些阶段是:(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
10.C【解析】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1.A【解析】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2.C【解析】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勒温。
13.D【解析】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14.C【解析】略。
15.D【解析】教师对教育事业忠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16.C【解析】形象联想策略要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
17.A【解析】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8.D【解析】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华生,属于行为主义流派。
19.A【解析】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是行为目标的陈述依据。
20.B【解析】效度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达到其所要测量目的的程度,是衡量一个测验的优劣的最重要指标。
21.C【解析】在注意课堂细节方面,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22.A【解析】诊断性评定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目的是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
23.A【解析】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复杂的课题时,应尽量使气氛轻松自由。
24.C【解析】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常成为人们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基础的是可控性维度。
25.C【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言语信息。
26.B【解析】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27.D【解析】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故认知的最高目标是评价。
28.C【解析】问题解决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9.C【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30.D【解析】题干是标准参照评价的定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