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2 页:答案及解析 |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是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变成现实,“狼孩”的故事也就证明了这一点。
2.【答案】C
【解析】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人的发展受后天环境的制约,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没有一定的环境,这种可能性不会转变成为现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逢生麻中,不扶而直”“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很大,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3.【答案】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的发展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错过了关键期,教育往往会事倍功半。
4.【答案】A
【解析】人发展具有顺序性,而且这种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不能“陵节而施”。
5.【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就是指根据每个个体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每个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育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6.【答案】C
【解析】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应该做到相互衔接;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者应该做到循序渐进;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应该做到长善救失;教学相长是《学记》里面提出的教学原则。
7.【答案】A
【解析】参照本章真题再现第四道选择题。
8.【答案】B
【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9.【答案】D
【解析】略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AB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略
13.【答案】ABCD
【解析】略
14.【答案】ABD
【解析】略
15.【答案】体质的增强
16.【答案】外铄
17.【答案】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8.【答案】循序渐进
19.【答案】遗传素质
20.【答案】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
21.【答案】温暖理解型
22.【答案】内发论
23.【答案】遗传素质
24.【答案】错误。这一说法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发展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25.【答案】错误。因为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着脱离社会生活和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这种作用并非一定是积极的。
26.【答案】正确。因为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实施相应的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27.【答案】错误。(1)教育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2)必须正确处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3)必须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的关系。
28.【答案】错误。(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29.【答案】错误。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或者人的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区别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并且考虑年龄阶段的衔接性。
30.【答案】错误。人的发展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31.【答案】详见本章核心题型归纳。
32.【答案】(1)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人发展的阶段性;(3)人发展的不平衡性;(4)人发展的互补性;(5)人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3.【答案】(1)环境决定论者夸大环境的影响,把环境的影响绝对化;(2)环境虽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但不能决定儿童的发展;(3)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对环境影响能够认识、选择和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