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2 页:辨析题 |
第 3 页:简答题 |
第 4 页:材料分析题 |
第 5 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答案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答案】B。答案解析: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享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不享有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所以,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政治制度。
4.【答案】A。答案解析:“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此可知,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5.【答案】A。答案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学习。
6.【答案】A。答案解析: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7.【答案】D。答案解析:对我国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的《教育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著作。
8.【答案】D。答案解析: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并不是一定要以知为开端。根据具体情况,从哪一个开始都可以,可有多种开端。
9.【答案】B。答案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在原型定向阶段,主体要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在原型操作阶段,主体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在原型内化阶段,主体把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
10【答案】C。答案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划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11.【答案】D。答案解析:发现法是教师通过提供适宜于学生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发现相应的原理或结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最大缺点是教学过程费时过多。
12.【答案】C。答案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于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13【答案】C。答案解析: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14.【答案】B。答案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5.【答案】D。答案解析: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