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2015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冲刺(1)

来源:考试吧 2015-02-03 18:22: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5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临考冲刺试题”,方便广大考生备考!更多教师资格试题资料请关注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第 3 页:简答题
第 4 页:材料分析题
第 5 页:教学设计题
第 6 页: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六三三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2.D【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B【解析】这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认为儿童的成长完全由环境来决定,否定遗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绝对性。

  4.C【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些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盲目地加速,“揠苗助长”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5.D【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观察教学电影属于模象直观。

  专家点拨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直观的形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考生应该掌.握这三种直观形式的概念.能判断哪种教学活动属于哪一类,还要知道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6.C【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善于激发学生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真理,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7.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组织劳动。能比较自然地了解到学生思想行为的倾向性、能力、兴趣及习惯特征,例如,在上课时观察学生上课的情绪、注意力,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质量、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及对各门课的兴趣等。

  8.A【解析】课外活动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把握这几个特点.有助于驾驭课外活动的规律,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重要功能。

  9.D【解析】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专家点拨品德的学习阶段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题型出现较多。品德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认同更深入一层,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一定性;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10.B【解析】学习需要是指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11.B【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2.B【解析】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人们的意志品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题干中的学生缺交作业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13.B【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14.B【解析】正式群体中的内部成员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而非正式群体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的。各种非正式群体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不同非正式群体间的价值取向有差异性。

  专家点拨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价值取向比较一致;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15.D【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16.D【解析】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7.C【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敏的心理问题就是强迫症。

  18.A【解析】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和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教师的研究常常是围绕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

  19.C【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20.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5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汇总

  2015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强化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5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