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4 页:多选题 |
第 6 页:判断题 |
第 7 页:情景题 |
第 8 页:参考答案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这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
1.案例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什么教学原则?( )
A.因材施教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标本”属于( )教具。
A.实物
B.模象
C.语言
D.言语
3.在教育教学中,贯彻该原则要( )。
A.正确选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B.重视与讲解相结合
C.重视发扬教学民主
D.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4.要想有效的运用该原则,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感知的( )。
A.差异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二)
有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日本和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说:“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的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样画成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日本老师手拿着一个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但这个苹果不能吃,因为只有一个,而且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画苹果。”然后,将苹果放在讲台上,“现在,大家可以画苹果了。”——苹果还在,学生有了观察的对象,第一次画得可能像梨,第二次画得就有些像苹果了。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走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了,许多同学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一——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画得可能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1.结合案例,比较中国、日本、美国的教学方式,哪种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不知道
2.现代教学观倡导( )。
A.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B.教学过程是课程生成的过程
C.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
D.教学应强调机械训练
3.案例中,美国老师等学生吃掉苹果以后,才让学生画苹果。那么在画苹果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最多的是( )。
A.再造想象
B.思维
C.感觉
D.知觉
4.美术课属于( )课程。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校课程
D.地方课程
相关推荐:
各地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