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4 页:参考答案 |
五、简答题
33.(36~38)一个教师可能间断或同时扮演着以下 角色; (1)教员。 (2)学生模仿的榜样。 (3)课堂的管理者。 (4)办事员。 (5)团队活动领导者。 (6)公共关系人员。 (7)学者与学习者。 (8)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 (9)父母。 (10)权威人物。
34.(P142~143) (1)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2)由予行为效果的强化是使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35.(P283~284) (1)认知和定向阶段。 (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 (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36.(P383~284) (l)接受能力强、记得牢。 (2)感知敏锐,辨别力强。 (3)思维能力强,有丰富的想象力。 (4)稳定的注意力和积极的探索精神。 (5)自信好胜,能坚持。
37.(P448~449) (1)它有利于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 (2)小组学习中,学习者通过交互活动可以培养决策、解决问题等在认知学习领域中属于较高层次的技能。 (3)小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组织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4)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通过讨论可以了解教学程序各个阶段的成效,能从学习者方面获得改进教学的建议。
六、论述题
38.(P82~85) (1)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统合;评审。 (2)情感的教学目标。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 (3)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根据齐卜勒等的分类法,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依发展的程序有四个步骤: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
39.(P343~348)注意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 (1)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明确的理解。 (2)能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3)根据目的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活动。使所进行 的一切活动都能服从于当前的任务。 根据以上规律,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2)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也就是培养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注意的能力,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原因和条件是: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2)学生本身的状态。 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述规律,做到: (1)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当。 (2)教学方法要直观形象、灵活多样。 (3)尽量避免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创造有 利于集中学生注意的情境。 (4)严格遵守作息制度,防止过度疲劳。 此外,教师还要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相关推荐:
各地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