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首先,因材施教;其次,在教学上不断更新;最后,教师的“教育机智”。
2.C【解析】这句话强调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榜样性作用。
3.A【解析】这是教师劳动连续性的体现。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4.A【解析】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5.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6.B【解析】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规定国家要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
7.B【解析】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从教师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和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来体现的,教师对待学生应做到热爱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8.B【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9.A【解析】题干所述为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使命。
10.C【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教师自我的生存适应性,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是其典型表现。
11.B【解析】入职调整阶段是求生关注期,这一般是在工作的一两年内,是由师范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换期,也是其所学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期”。
12.B【解析】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3.D【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一成长。
14.B【解析】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这一阶段属于关注学生阶段。
15.B【解析】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16.B【解析】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17.A【解析】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更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18.A【解析】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四方面的内容。其中,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知识等。
19.A【解析】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创新性上,强调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20.A【解析】定性研究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强调分析研究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如优秀班主任经验总结。
21.C【解析】网络检索是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方法。
22.B【解析】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3.C【解析】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叙事研究的概念。
24.B【解析】行动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方法。
25.C【解析】根据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分为普通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可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根据调查手段,可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26.B【解析】本题考查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题干所述为分层抽样。
27.B【解析】事件取样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的观察某些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进行的研究方法。
28.B【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是行动研究,行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发点。教师的发展应该从“行动”开始,通过“合作”与“反思”达到高一层的新的行动。
29.A【解析】按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其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某一地区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叫作全面调查。
30.D【解析】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
31.B【解析】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32.A【解析】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33.C【解析】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34.A【解析】作品分析法又叫产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明确总体和样本)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与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与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与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2.【参考答案】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素质,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3.【参考答案】
(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4)专业化阶段。
4.【参考答案】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父母与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5.【参考答案】
(1)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以满足学生需求和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程度如何为标准。
(2)从教师本身发展来说,视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发展如何为标准。
(3)以教师为其他工作人员、团体或学校所做出的贡献为标准。
6.【参考答案】
(1)遵守职业道德。
(2)拓展专业知识。
(3)提升专业能力。
(4)建构专业人格。
(5)形成专业思想。
(6)发展专业自我。
7.【参考答案】
(1)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2)四阶段:职前储备阶段;入职调整阶段;巩固稳定阶段;创新成熟阶段。
(3)五阶段:新手;进步的新手;胜任型;精通型;专家。
8.【参考答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9.【参考答案】
(1)复杂性与艰巨性。
(2)综合性与系统性。
(3)创新性与探索性。
(4)可验证性与可控制性。
10.【参考答案】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总是会面l临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教学中也有很多情况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学生的时代特征等等都向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教师通过研究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拥有更高的专业水准。
(3)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研究不仅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进步,还可以不断激发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11.【参考答案】
(1)选择研究课题。
(2)文献检索与综述。
(3)制订研究计划。
(4)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材料。
(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12.【参考答案】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
(4)教育行动研究法。
(5)教育叙事研究。
(6)个案法。
(7)比较法。
13.【参考答案】
(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3)根据实验控制的程度,可以分为前实验、真实验、准实验。
(4)根据实验对象的分配方法,分为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循环实验。
14.【参考答案】
(1)确定研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判断与肯定。
(2)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
(3)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订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
(4)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到实现研究总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