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练习题 |
第 5 页:答案及解析 |
31.在课程设计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提出了应遵守的三个准则,即( )
A.继续性、序列性、综合性
B.继续性、探索性、合作性
C.探索性、顺序性、整合性
D.探索性、合作性、整合性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情感与态度目标”是不可以预设的
B.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C.某中学开设了线条画、垂钓技术等课程供学生自愿选择,这是地方课程
D.课程资源是物化的
33.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有( )
A.博物馆
B.乡土资源
C.科技馆
D.教学过程
34.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 ),它是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A.课程实施
B.课程计划
C.课程结构
D.课程标准
35.关于课程标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课程标准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
B.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C.课程标准有一定弹性,老师不必严格执行
D.课程标准可作为教师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二、辨析题
1.综合课程比分科课程优越。
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是对立的。
3.“三维课程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5.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
三、简答题
1.简述课程的意义。
2.简述课程实施的运行结构。
3.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
4.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什么?
5.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6.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有哪些?
7.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8.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四、材料分析题
1.在进行《乌鸦喝水》的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老师一愣,随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脸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
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点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言又止,却又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
试用课程观相关理论评析本材料。
2.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23门选修课,34门活动课;初中开设了35门活动课。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用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3.在现代学校发展中,蕴涵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它极富魅力,力量强大,这就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康的人格。
学校环境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特殊地域。其中所包含的隐性课程因素是丰富的,储藏着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政治的、思想的、历史的、道德的、美学的无所不包。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自己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信息以及它所寄托的群体审美情感。
学校的教学建筑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它的外观装饰是以和谐的色彩、别致的护栏、拱形的楼顶、显眼的立柱等组成,它给人一种凝重而不失活泼、华美而不失庄重的富有时代感的“静态美”;内部空间布局紧凑而不失宽敞,相连而不失完整,给人一种“动态关”。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体现了我们民族外表文静、内心丰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
试结合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4.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做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布置这种家庭作业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及习题汇总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16年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 《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