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练习题 |
第 17 页:答案及解析 |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A【解析】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因此,答案为A项。
3.D【解析】脑干包括延髓、桥脑和中脑,其中延髓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4.B【解析】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
5.C【解析】略。
6.D【解析】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或边缘)科学。
7.B【解析】人的喜、怒、哀、惧是情绪情感过程,属于心理过程。
8.C【解析】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词、句子是一种书写符号。
9.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等。
10.D【解析】略。
11.C【解析】略。
12.C【解析】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表现出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止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题干描述的正是不同系统发展的不平衡性。故本题选C项。
13.C【解析】“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有两层含义:(1)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2)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14.A【解析】略。
15.D【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孚1J1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16.B【解析】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17.C【解析】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8.D【解析】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又千差万别。这是心理发展差异性的典型体现,这些差异要求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19.D【解析】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指出,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新的心理机能。
20.B【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21.B【解析】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种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但关键期并不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22.C【解析】略。
23.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不同的态度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不同关系。
24.A【解析】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情绪和情感。
25.B【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求知欲是探求真理时表现的情感,因此属于理智感。
26.A【解析】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7.B【解析】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8.A【解析】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人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发出的大声呼救和恐惧的表情,是进化而来的适应性行为。
29.C【解析】有些感觉使人愉快,有些感觉使人烦闷,这种伴随感知觉的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感觉的情绪色调或情调。
30.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31.A【解析】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32.C【解析】“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即意志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
33.A【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
34.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35.C【解析】略。
36.B【解析】焦虑是由恐惧、内疚、痛苦、愤怒组成的复合情绪,而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是基本情绪。
37.C【解析】“急中生智”是在突发状态下产生的,当人们遇到突发情况时,快速决定,做出智慧的反应,这是应激的过程。
38.C【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意识范围缩小,理解力降低,易感情用事。
39.D【解析】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40.B【解析】略。
41.B【解析】人可以通过身体姿势表达情绪,题干的描述属于人的姿态表情。
42.D【解析】道德感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43.C【解析】小明即将进入考场,有点激动或者焦虑,这种情绪伴随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的生理变化,因此,属于生理唤醒。
44.D【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或者移置,是指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迁怒”就是这个机制。
45.B【解析】美感是情感的一种。
46.A【解析】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47.D【解析】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实现的,通过表情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情绪情感。
48.D【解析】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从表现形式来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高考带来的喜悦由单纯的感知觉引起,体验强度大,带有冲动性,因此,D项属于情绪范畴。
49.A【解析】略。
50.B【解析】文饰,即合理化,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及习题汇总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16年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 《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