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练习题 |
第 17 页:答案及解析 |
101.B【解析】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力。
102.A【解析】本题考查人格稳定性的表现。
103.C【解析】人格的整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04.B【解析】胆汁质类型的人神经系统能承受强烈而持久的刺激,所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但是兴奋和抑制力量不平衡,所以易走极端,易感情用事。
105.C【解析】黏液质的人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106.B【解析】性格的情绪特征是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稳定性和持久性属于情绪活动方式的一些具体特点。
107.D【解析】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研究表明,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越多,智力发展得就越迅速,不少人把学龄前期称为智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期。
108.D【解析】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调节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
109.A【解析】精确性属于观察的品质。
110.C【解析】自我位于人格的中间层次,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超我位于人格的最高层次。
111.C【解析】略。
112.A【解析】题干陈述的智力理论是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113.A【解析】元成分主要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主要是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主要是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其中,元成分起的是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114.B【解析】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15.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
116.D【解析】区分度反映了试题对考生素质的区分情况。区分度高的试题,学习好的学生得分高,学习差的学生得分低;区分度低的试题,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
117.D【解析】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118.A【解析】节俭即生活俭省,有节制,反映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所以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119.A【解析】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所以成熟最早,3岁左右基本成熟。
120.B【解析】音乐能力和绘画能力是从事音乐、绘画创作活动时需要的专门能力,所以属于特殊能力。
121.C【解析】奥尔波特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而个人特质又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题干所述为其中心特质。
122.D【解析】人格的社会性就是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不同文化群体的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差异。
123.C【解析】本题考察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林黛玉多愁善感、敏感脆弱,属于抑郁质;王熙凤活泼好动、有朝气,属于多血质。
124.C【解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125.C【解析】略。
126.C【解析】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所以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即为社会自我方面的自我意识。
127.A【解析】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中,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A项符合要求。
128.C【解析】社会自我(客观化时期),即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这时,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
129.B【解析】夸张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如运用夸张方式创造出“千手观音”的形象。
130.B【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概念。
131.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132.B【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了关于事物的形象。图片拿走之后,儿童头脑中出现了关于图片的形象,因此,可以描述图片上的细节。
133.A【解析】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看到云朵自然地想象成别的形象,是无意想象的表现。
134.C【解析】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这是想象替代功能的体现。
135.B【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136.B【解析】幻想是有目的的,故不是无意想象;幻想是脱离现实的,故不是再造想象;不切实际的幻想是空想,但幻想并不是空想的一种。因此,选B项。
137.B【解析】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设计蓝图属于创造想象。
138.C【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139.A【解析】‘‘浮想联翩”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是无意想象。
140.D【解析】观察深刻的人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
141.A【解析】对人、对环境的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个性品质的基础,是以后各个时期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青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同一性的基础。
142.C【解析】6~11岁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在这个时期,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任务。他们追求任务完成时获得的成就感及由此带来的长辈的认可和赞许。
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儿童将以成功、嘉奖为荣,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反之,如果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或努力不够而多次遭受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漠视,儿童容易形成自卑感。
143.C【解析】埃里克森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同时指出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学龄期是6~11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144.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及习题汇总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16年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 《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