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练习题 |
第 7 页:答案及解析 |
21.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一般是在( )前后形成。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22.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 )的特点。
A.稳定性
B.波动性
C.延缓性
D.爆发性
23.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如果一个孩子已能够用公道不公道作为道德标准,他可能的年龄是( )
A.5岁
B.7岁
C.10岁
D.12岁
24.( )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加涅
D.费斯汀格
25.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是( )
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信念的确立
C.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D.道德意识的形成
26.道德信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是( )
A.小学
B.中学
C.幼儿园
D.大学
27.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8.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9.下列对于“德育”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德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进行强制灌输的活动
B.德育是一种无需教育者参与的受教育者的自我修行活动
C.德育是把个体的品德转化为社会规范的活动
D.德育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德相统一的活动
3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上。
A.德育内容
B.德育规律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及习题汇总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16年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 《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