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冲刺卷 |
第 4 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B。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教育家。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被称为“泛智教育思想”。所谓“泛智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这里的“泛”是指一切知识;另一层意思,“泛”是指一切人。因此,泛智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A。解析: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研究表明,坐在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排的学生似乎是最积极的学习者,教师大多时间都站在这些座位的前面,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大多集中在教室的这一区域;其他位置尤其是后面座位的学生则难以参与,并且更容易走神。因此,教师要经常变换学生在课堂中的座位。
4.C。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通常所说的教学目的与任务。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
5.B。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普雷斯顿认为,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参与式领导注意创造自由空气,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监督式领导则待人冷淡,只注重于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此外,教师的学识、教学能力和人格品质对课堂管理也有一定影响。
6.C。解析: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的著名观点。
7.A。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心智技能。
8.C。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教学要贯彻巩固性原则。
9.B。解析:程序教学是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是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10.D。解析: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成熟阶段,教师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工作人员,能够对教育问题做出反省性思考,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利于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
11.B。解析:艾宾浩斯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
12.A。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由专家或学者们编制,目的是评定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
13.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言语指导外,也会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实践活动的任务等的影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说明了主观因素对知觉理解性的影响。
14.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了成就动机归因理论,他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需要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
15.B。解析: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弹钢琴的人可以演奏电子琴正是因为正迁移。
16.A。解析:抑郁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抑郁是最容易导致自杀的不良情绪。
17.A。解析:冯特及其学生铁钦纳是构造主义的代表,这一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还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心理学的任务是用内省法分析出意识过程的基本元素。
18.B。解析:柯尔伯格利用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包括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和后习俗阶段。
19.A。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主要是建立同一感和避免同一感的混乱。自我同一感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20.C。解析:永恒性是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它是指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和人类社会相伴始终,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教育现象存在。
21.C。解析: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可以成为正迁移的心理背景,即定势有积极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的一致性。此外,定势也有消极的一面,它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显得呆板,不利于适应环境,有碍于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
二、辨析题
22.正确。(1)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但不能根除行为。强化是提供刺激物使学生的行为得以改变的方法,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2)惩罚法和强化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23.错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以把迁移划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两种。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特殊迁移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特殊迁移的范围往往不如一般迁移广,仅适用于有限的情境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特殊迁移是不重要的,相反,它对于系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非常必要。
24.正确。教育目的决定于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其核心是教育的价值观。由于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及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同,就会在教育目的上做出不同的选择。从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看,在教育价值的取向上一直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需要做出正确的处理。
25.错误。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是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多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晶体智力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凡是运用既有知识与技能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属晶体智力。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一般情况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只是到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及习题汇总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16年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 《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