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卷(14)

来源:考试吧 2016-03-06 17:52:34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卷”,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请访问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 1 页:冲刺卷
第 4 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11、学生集体的特征首先是要有(  )。

  A.集体舆论

  B.共同目标

  C.干部队伍

  D.活动

  12、学生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种现象属于(  )。

  A.注意范围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转移

  D.注意分配

  13、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  )。

  A.知觉状态

  B.心理状态

  C.心境状态

  D.动机状态

  14、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5、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友谊与信赖,学生积极分子不断涌现并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班的组织与功能较健全,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这时,班集体能够在班主任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的工作与活动,班主任开始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向他们提出建议,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这时的班集体处于(  )。

  A.组建阶段

  B.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C.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D.成熟阶段

  16、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

  A.群众活动

  B.体育活动

  C.课余活动

  D.课外活动

  17、依据科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8、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单词发音感觉比较困难。其中,汉语拼音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的影响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一般迁移

  D.逆向迁移

  1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

  B.说服教育

  C.陶冶教育

  D.品德评价

  20、“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指的是(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嗅觉适应

  D.味觉适应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6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能力》章节习题汇总 热点文章

  2016《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及习题汇总最新文章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2016年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 《各科目》考试大纲汇总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总热点文章 | 《各科目》考点速记汇总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