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练习题 |
第 5 页:答案及解析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感受·鉴赏”目标里明确提出“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这一能力要求,故B当选。
2.【答案】C。解析:A项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B项中“百废俱兴”出自《岳阳楼记》,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有“水落石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等;D项中“豁然开朗”出自《桃花源记》,出自《孙权劝学》的成语有“刮目相待”“吴下阿蒙”。故排除A、B、D项。C项中作品与成语对应完全正确,故当选。
3.【答案】B。解析:《游褒禅山记》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所以,这一专题应该是诗歌与散文。
4.【答案】C。解析:题干中句子为状语后置句。A项为主谓倒装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故选择C项。
5.【答案】C。解析:“培养学生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不准确。此环节的设计属于拓展延伸,在学生深入文本之后进行升华。侧重于让学生通过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表达自己阅读完课文之后的感受,而不是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
6_【答案】D。解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复杂,“《红楼梦》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是为了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辅助材料,属于助读系统。
7.【答案】B。解析:结束语不但是教师思想的精华也是语言的艺术,该教师做得非常精彩,达到了诗歌意境升华与师生情感共鸣的统一,使本课在唯美中落幕,故A、C、D正确;题干是收束型结束语,B项说法中“拓展型结束语、让学生思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8项表述错误,当选。
8.【答案】B。解析:B语出温庭筠的《嘲春风》,是写春风的句子。
9.【答案】B。解析:以让学生找出“文中描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动词”为教学切人点,题旨直指课文凝练的语言特色和作家深蕴在词语中的感情,题目问法简单,易于操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能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步步深入明确主题。A、C、D项表述正确。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是对的,但也要恰当引导和拨乱指正,否则课堂就会“一团糟”,“就能”一词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当选。
10.【答案】C。解析:该结束语是拓展型,先总结归纳本课主要内容再通过画面引出环境描写的魅力,让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多媒体画面的插入验证了环境描写的魅力,并没有拖沓之嫌。故C不恰当,当选。
11.【答案】A。解析:教师只是用撰写颁奖词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进行情感升华,突破本课重点、解决难点。不必系统讲授颁奖词的固定写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撰写颁奖词,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撰写后教师进行了评价,但是没有体现学生修正、完善的过程,故本题选择A选项。
12.【答案】C。解析: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际教学的前奏,起着“引子”的作用,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该教师的导入从题目切入,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引出对荆轲的评价,为学生创造了具体生动的情境,抓住了主题,切中文意。采用了情感熏陶、创设情境两种导人方式。本案例采用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旧课、引入新知,因此C项表述“激起学生好奇心”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13.【答案】C。解析:诗歌教学中分析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如何描写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从而领会诗人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故本题选择C选项。
14.【答案】D。解析: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语文教学目标来确定,而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等诸多方面因素来确定。故D项说“应该由学生来确定”说法太片面.错误,当选。
15.【答案】D。解析:设计课后作业要秉持着以下几个原则:(1)与生活实际相结合;(2)有层次性,由易到难,分三个基本层次:基本题一能力题一提高题;(3)有启发性;(4)形式多样化。教学中该教师将作业分为读、写两种,形式不单一;分为基础阅读题和写作提高题,安排上由易到难;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启发思考的作用。而D选项中“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夸大了作业的作用,过于绝对,故本题选择D选项。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精选资料汇总 | 《各科目》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 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6教师资格考试科目、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 | 《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