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题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堂教学。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充分调动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对教材文本也做到了深刻的挖掘。仔细思考有如下原因:
(1)课堂上能够创设适于学生学习、探究的教学情景。在由浅入深的提问探讨中.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入了教师特设的情境中,既给学生展示个性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讨课文内容,其效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
(2)拓展延伸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教学总是把语文课程囿于语文学科知识本位.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教科书和课堂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丰富的语文生活隔离开来,远离了学生的生活需要。而这节课能够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总之,课堂本是小天地,生活才是大课堂。语文学习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实践,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这位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十分可贵的,而这也是其成功之处。
17.【答案】
错别字:第②段中,“印入眼帘”应改为“映入眼帘”;第④段中,“勇立朝头”应改为“勇立潮头”。
病句:第②段中,“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成分缺失。
应改为: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历经风霜的诗句确实令我头晕目眩。
18.【参考答案】
缺点:(1)本文的主题是品诗使人乐在其中,因此作文中使用了许多诗词,这从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作为初中生的小作者较好的文学积累。但作文中提及诗词时,都只写了寥寥几句,其分析也都仅停留在浅层次上。
这使得各段对每旬诗词的讲述读来更像是单一地对诗句的解析,却并未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文中所写的是小作者思考与感悟的结果。每段诗歌的依次出现使本该出彩的诗句变成了诗句的罗列,而少了一种蕴昧,也少了对“乐在其中”的照应。
(2)小作者在作文中努力将意思表达完整,但难免忽视了句子本身的通顺性。这使得文中存在许多错别字与病句。例如,第①段中“在鉴赏诗歌的洪流中,我也是其中的一位”一句,小作者想表达出自已是“鉴赏诗歌的洪流”中的鉴赏爱好者的一员,但在旬中却缺失了“鉴赏爱好者”这一关键词,使句子成分缺失。
改进建议:(1)文段首尾都意指“品诗——乐在其中”,因此建议小作者在③④段举例诗歌时,能够进一步丰富文段内容。不仅要指出诗歌写了什么,有什么影响,还要写自己如何品或者品出了什么,这首诗歌是如何让自己能够在品味时乐在其中的,等等。只有这样安排,才能使文章的主题不散不乱,时时照应主题。
(2)小作者除了要将作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修改正确,还需要在日后的学习中增加汉语基本知识的学习与练习,扎实汉语基本功。例如,可以通过留心日常常用但易混淆或误写的词语来减少错别字,通过整理分类病句类型来掌握病句规律,通过运用做题技巧来区分病句等。如在辨别病句方面,以“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一句为例.可以使用提炼中心句的技巧来观察句子是否存在成分缺失的情况。此句提炼出中心词后即为“诗句头晕目眩”,这很明显是错误的,宾语“我”缺失。因此应改为“对于我——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历经风霜的诗句确实令我头晕目眩。”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手法:前者属白描,西湖奇景与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属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感情:前者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后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②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③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觉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
设计依据:
①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的要求,将“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及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设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
②本文作为一篇写景散文,运用白描的手法将景色抒描绘得淡雅流畅,语言清理自然,所以将“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觉涛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初中生的情感丰富,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确立时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将“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评价作者的性情,寻求人生的启示”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1.【参考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为后世颂扬的诗文。同学们能不能找出几句描写西湖的诗句呢?(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发现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却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美丽的雪景。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作者简介(略)
(三)解题
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四)检查预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1)一字多义:
①余拿一小舟:一,撑,划;上下一白:一,全白。
②是日更定:是.这;是金陵人:是,判断动词。
③是日更定: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焉得更有此人:更,还。
(2)词类活用:
客此: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整体翻译课文。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1.提问:舟子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用一个字概括呢?(“痴”)
2.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
(1)“是日更定”——说明时间之早
(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独往湖心亭看雪”
3.寻找“痴似相公者”。
(1)舟子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有,湖心亭上比他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相关的语句。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4.品美景
(1)在“崇祯十二月”“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三人在湖心亭看雪,真是真正的“痴人”,那么,湖心亭的雪景值得他们“痴”吗?(值得)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讨论:这段景物描写虽只有两句话,但写得很美,意蕴也很深远。请你结合朗读体会,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华丽优美吗?
(不,相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这种写作方法被称为白描)
2.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你们可曾听过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诗?“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
3.迁移训练。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淡妆”(白描),并说说白描的作用。如: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f7t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五、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
作者借看西湖雪景,表现了自己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白描手法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三题。
关注"566教师资格"官方微信,获取考前内部资料、考试备考信息等!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精选资料汇总 | 《各科目》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
201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 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