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2016下半年(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模拟题(2)

来源:考试吧 2016-07-05 21:35:44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模拟试题”,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请访问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 1 页:模拟试题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20.【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掌握文中疑难字词的音、形、义。了解《虞初新志》相关常识。

  ②能够流利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③准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

  ①参照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

  ②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

  ③体会作者从多方面表现表演者高超技艺的写法,深入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神奇妙。

  ②培养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这一基本要求,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疏通文意,在朗读背诵中整体感知作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怕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据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研讨“欣赏点、感触点、疑惑点”,进而深入理解作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有收获,有感悟,获得成就感,享受学习的乐趣。

  21.【参考设计】

  《口技》教学简案

  一、整体感知

  播放《洛桑学艺》片段,让学生初步理解何为口技;师做简单介绍。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口技》一课中,同样要上演一场精彩绝伦的口技表演。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二、了解作者及出处

  三、朗读全文,标示注音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画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予以注音。

  四、了解大意.梳理结构

  师: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即按通常所说的“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的顺序展开叙事。

  明确: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口技表演的时间、地点以及表演的道具、演出前的气氛。

  第二部分:第2、3、4段,描绘口技表演的精彩场面。

  第三部分:第5段,写表演结束,再次强调所用道具的简单。

  五、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

  2.思考:

  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明确:说明表演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明确: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3.注意掌握本段中重点词句。

  六、研读中心段

  师:文章的第2、3、4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听读这一部分,然后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出示PPT)

  1.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3.师: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生发言,师总结)

  师: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其描写有何不同,大家来细细品读一下。

  明确: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人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人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已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中,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

  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

  4.小结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

  七、朗读末段,理解深意

  明确:再次写到道具的简单,既与第1段相呼应,更是从侧面反衬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让人恍然大悟,原来一场出神入化的表演完全出自人的口中,而不是借助于其他繁多的器物。

  八、总结全文,深化主旨

  本文正是通过细腻的刻画描写,向世人展示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九、完成练习,巩固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精选资料汇总最新文章 | 《各科目》考情分析及备考策略最新文章

  201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热点文章| 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最新文章

  2016教师资格考试科目、题型题量及分值比例 | 《各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2016教师资格证《各科目》考点速记汇总 | 教师资格《各科目》考情分析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