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全真试卷 |
第 5 页:答案及解析 |
二、材料分析题
30.【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观、儿童观
【参考答案】
谢老师的行为是不恰当的,违背了教师应有的职业理念。
首先,在教育观方面,素质教育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谢老师根据答题数量排座位的做法,一方面打击了回答问题较少的孩子的自信心,人为地拉大了孩子们之间的差距,没有促进全体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回答问题数量较多的孩子也只是片面地起到追求回答问题数量的作用,而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其次,在教师观方面。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材料中,对于苗苗妈妈提出的问题,谢老师没有进行反思,没有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最后.在儿童观方面,这种做法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会给苗苗等部分孩子造成心理的伤害。
综上所述。谢老师这种排座位的做法不利于儿童的成长,不值得提倡的。
31.【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参考答案】
张老师的行为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首先.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张老师刻苦钻研,不但在保育工作上颇有成就,还注意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幼儿,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其次.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理论能力,不断积累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经验。材料中,张老师在任教期间,不断钻研学习.与同事分享心得体会,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发展。
再次.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做幼儿的良师益友。材料中,张老师没有放弃这个性格孤僻的孩子,而是不断地关心爱护她,帮助她健康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要坚守职业道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32.【知识点】教师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
(1)作者前后对木棉树的印象是有差距的。之前,作者总认为那是一棵枯老的树,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有些沮丧。之后,作者看到木棉树“突然”地绽放,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很美!
(2)文章第⑥段是作者情感的升华,是作者对木棉树的高度赞美。,作者借木棉树开花来表达作者关于生命及人生价值的思考与感悟。木棉树平时安静、沉默,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积蓄能量,最后在天地灰蒙的四月绽放一树的红花,迸发出无限生机。就像人一样,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不平凡的价值,不用追求永世的绚烂,也不用斤斤计较,就如木棉花一样,总会在某一刻厚积薄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充满精彩与惊喜,人生才会显得有意义。
【点评】
第一题:题目要求说出作者前后对木棉树的印象。首先,题目已经给出作答范围是①②段。然后带着问题找答案,通过阅读①②段,即可清楚得知本题答案。
第二题:此题为赏析段落题。题目要求结合全文,即要通过阅读全文,获得文章的主旨,在赏析第⑥段时不能脱离文章的主旨。第⑥段为文章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升华,也是对文章主旨的一个提炼概括。通过阅读第⑥段,可以明确得出作者对木棉树是怀有赞美之情的,作者借用木棉花开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从这一角度人手,就可以作答此题。
三、写作题
33.【知识点】职业理念——教育观、儿童观;教师基本能力——写作能力
【参考范文】
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
近年来,中小学教育频频染“色”。各地相继出现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有色教育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设立这些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后进生,但是真正的效果又如何?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学生成长、成才.而不是为了学校和老师的业绩、成绩。用充满歧视意味的“有色教育”将学生区分对待,中小学教育已然在功利化的驱使下,走入了歧途。
教育承栽着文明的希望。有色教育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精神的沦丧。有色教育的蔓延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消耗殆尽,而这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在有色教育阴影下的学生。有色教育侵犯了学生的尊严,阻碍了学生的积极选取心,让学生充满了挫败感。在阴影中的学生,就如同在鲜艳的花朵上涂抹油漆,必然会枯萎。作为一名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应该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用太阳的光辉扫除有色教育的阴霾。
教师应该履行神圣传道者的责任,摒弃教育歧视。回归教育宗旨。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平等、尊重与快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学习效果的不同。教师应该担当起传道者的责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践行“在立足点要平等,于出头处争自由”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充分发挥。
只有教师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回归教育宗旨,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综合评价,抛弃“分数压倒一切”的错误导向,才能真正地摘掉有色眼镜,用平常的眼光去解读每一个学生。
摘掉“绿领巾”教师要做什么?除了制止教育歧视,教师还要维护学生的人格。不仅仅是绿领巾、红校服事件.一些中小学教师甚至要求家长带成绩不好的学生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这类有色教育的事件层出不穷,已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很难想象,一个从未感受到平等与尊重的“差生”,如何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作为“树人”的一把手。职责不仅仅是让学生学有所成,还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追求进取的人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成长路途中的保护伞,不要让有色教育的炽热火焰灼伤学生幼小的心灵。
有色教育的出现是教育事业“低智商”的表现,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冷暴力”。在有色教育下。必然会造成一批“病态”的学生。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才能让学生在平等、快乐的环境
中成长。才能伴着学生度过一个个金色的少年时代,才能见证学生梦想的实现!
【点评】
材料所得出的中心是教师对于有色教育的看法,已经明确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本文的行文思路选择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先阐述了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有色教育对于学生的损害,再以教师的职业身份,用两个分论点去论述摘掉有色教育绿领巾教师应该怎样做。两个分论点是并列的关系.结合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教师不但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要尊重和维护学生的人格。结尾再次强调考生对于有色教育的看法,是对前面的一个升华总结,最后对于摘掉有色教育的“绿领巾”有个殷切的期望。是文章结尾常用的一种方法,考生可以借鉴学习。
相关推荐:
2016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章节习题汇总 | 《幼儿保教知识》全真卷汇总
2016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章节习题汇总 | 《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汇总
2016教师资格《幼儿综合素质》各类试题汇总 | 《幼儿保教知识》各类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