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卷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
21.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
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
22.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
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23.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听任自己陷于孤立”,否则“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为此,英国( )。
A.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
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约
24.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终止。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据此我们可以推测( )。
A.美国的关税法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的伤害
B.1913年一1938年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被改变
C.面对全球性危机,人类缺乏必要的合作认识
D.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得“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25.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它包括( )。
①历史老师②历史教材③历史影像④历史遗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0分)
27.为什么说制定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知道学生的情况?(10分)
28.简述影响历史学习过程的学习要素。(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力排众议,全面推行“养廉银”制度。具体做法是将原由州县私征之耗羡(注:耗羡,即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要增加损耗,这种附加称为“耗羡”或“火耗”。)提解归公,收贮于各省司库。各省长官根据下属不同级别、各地事物繁简程度定立分数,从司库提取相当部分作为“养廉银”分发各官,以为各级官员的“日用之资”,从而达到“不使累及民间”,“上不误公,下不累民”的目的。
——摘编自吴敌《雍正时期养廉银制度简论》
材料二
作为高薪养廉的典范新加坡的做法应当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加坡总理年薪22.84万美元,而同期美国总统年薪是10万美元,而新加坡政府内第四级公务员(从事体力劳动的打字员、司机、杂役人员等)的收入是产业工人的16倍强。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公务人员还有厚的福利待遇没有计算在上列数据内(如退休金、假期、医疗照顾、在职培训、贷款等等)……在新加坡要成为高级官员是非常不容易的,新加坡从早期教育就开始寻找从政人才,对他们进行严格培训,并常常派他们到国外深造,并不计较家庭背景,而重实际能力。……在新加坡,由于立法周全而明确,执法严明,使贪污行为很容易被查处,而且还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腐败的成本远大于收益。
——据《检察日报》(2004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雍正时期实行养廉银制度的主要特点。(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新加坡的养廉政策较雍正的养廉银制度有哪些不同之处?(10分)
3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教师在“文艺复兴”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10分)
(2)试结合有关课程目标的知识,分析其问题。(6分)
31.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思,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于何时?它的开通源于哪一历史事件?(5分)
(2)明朝末年,“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5分)
(3)结合相关知识,说明“一带一路”的构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全球贸易在战略目的上的不同。(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32.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知道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课文摘录:
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定居。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在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这种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提分卷 | 《中学教育知识能力》各类试题
2016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卷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