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 正文

2016教师资格《历史》(高级中学)模拟试卷(5)

来源:考试吧 2016-09-11 10:59: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历史》(高级中学)模拟试卷”,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请访问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第 1 页:模拟试卷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三、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

  (1)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

  (2)这段材料的采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孙中山民主共和的思想主要来自法国启蒙思想,《临时约法》所规定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代议制内阁无不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的体现。

  30.【参考答案】

  评析:这一目标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经过及影响等事实性知识有明确要求,而对理解“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的要求则过于空泛,教学的很多环节分散在探讨中国外交突破的意义及对国际的影响上。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新中国外交”及“外交的本质”把握不准(可能根本没有外交本质的概念,在教学难点的确立中,认为“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而非“根本依据”)。这样,学生不明确“决定国与国之间外交关系走向的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

  课程标准、教材都侧重在历史事实层面,而如何透过历史事实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则需要教师“再创造”。

  如果照本宣科,那么“重历史事实,轻历史本质”的教学就很难避免。因此,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上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从教学设计而言,就是要聚焦基本概念及其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

  31.【参考答案】

  (1)在本案例的教学片段中,教师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由于这些问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回答时主要依据教材,并没有能够实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2)在教学活动中,所有启发都是有条件的,需要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而且对学情有深入了解时,教师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四、教学设计题

  32.【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初期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及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面的成就.了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等基本史实,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方针调整的原因以及新时期中国在外交方面的成就。

  2.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线索清晰,就是新中国在成立初期、20世纪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讨论在各个不同时期外交方针调整的原因及其取得的成就,对于一些重点问题可以通过设计讨论题目的方式来突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上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显示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学习,加深对和平精神的理解;通过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20世纪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二战期间丘吉尔的名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进行调整.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初期的国际形势: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方针

  (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PI"交方针:“另起炉灶”“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4)出席万隆国际会议。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1.重返联合国

  (1)问题的由来: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也是联合国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

  (2)重返联合国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第三世界力量逐渐发展壮大;美国出于联合中国对抗苏联的战略需要调整对华政策: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

  (3)时间: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决议,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4)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中美关系解冻:

  (1)过程:“乒乓外交”一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一尼克松访华一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系。

  (2)影响: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

  3.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着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日本许多对华友好的政党和社团、人士的推动。

  (2)过程:日本政府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1972年)一双方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3年)。

  (3)意义: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调整的原因:

  ①国际形势:冷战结束后,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②国内形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国内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外交政策的调整

  ①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1984年邓小平提出,中国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不结盟。

  ②新时期外交方针之一是对外开放。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2.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1)积极推行多边外交:即中国既与社会主义国家往来,也与资本主义国家往来,既与周边国家往来也与其他地区国家往来,既与发达国家往来也与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往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中国自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000年9月,原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并且倡议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推进新型区域作作

  ①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②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本课重难点知识的练习试题,请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作答。作答时教师予以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练试题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

  四、课堂小结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逐渐明朗并加以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冷战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同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间的关系不断变化,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党和政府实时地调整外交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积极发展多边外交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希望同学们明确我国外交基本政策及发展历程,以国际视野了解当今的世界.学好本领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和平交往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回顾本课知识要点,加深记忆。巩固理解。

  五、课后作业

  教师请学生课后搜集身边还能看到的有关我国外交政策变化历程的各类材料,形成一篇300字左右的论文,有条件的话可以附照片等辅助材料。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相关推荐:

  点击查看: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热点文章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提分卷 | 《中学教育知识能力》各类试题 热点文章

  2016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卷 热点文章|《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

  各地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及官方网站  |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汇总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汇总  | 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