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卷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
(1)模型可以是模拟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人工制成的生物仿制品、实物放大或缩小制品和简约表达生命过程的示意制品;也可以是一些与概念相关的能够量化的公式。模型的类型包括:①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举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血糖调节的模型。
②概念模型: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举例: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③数学模型:根据具体情景抽象出数学规律.并用公式或图表的形式表达。举例:建立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酶活性的变化、孟德尔杂交实验的“3:1”和“9:3:3:1”。
(2)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演示器、替代物、电视录像等。
①实物是生物活体,不便演示构造和生理,不易控制,受时空、个体大小和生态保护的限制。
②标本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小体积的标本,信息传递面受限制。
③模型,具有一定缺点,不能作为全真替代物;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细微之处演示效果不好。
④挂图是绘有生物图像的纸制品。难以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
⑤演示器是仿照生物体的结构人工制成的模拟生物的生理功能的仪器。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模拟的生理功能简单化,设计及制作难度大。
⑥替代物是无须加工的现成物体,作教具使用而无损于物体本来的性能。无真实感,作用有限。
⑦电视录像,集电影、录音、摄影、幻灯的功能于一身。使用过程中难以及时反馈,需要一定的设备和环境条件。
29.【参考答案】
(1)概念图的绘制规范:
①每个概念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
②连接两个概念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选用意义表达明确的词:
③连接概念的直线可以交错,连接默认的指向是由上向下,当由下向上或向两侧联系时需要加箭头;
④概念名词要用方框或圆圈圈起来,联系词则不用。
(2)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
①教的工具。概念图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概念图能以简练的形式展示所要教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②学的工具。概念图可以用作课堂笔记或者用来整理笔记和组织学习过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贯通整个课程内容以及整合跨学科的内容.
③评价的工具。概念图既可以评测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程度和范围的变化.也可以为教师或学生自己提供反馈信息。
四、教学设计题
30.【参考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刨设情境,设疑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则有关亲子鉴定的新闻案例,引出遗传物质是DNA。启发学生思考:虽然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但是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却是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从而引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教师设问:
(1)在20世纪早期人们普遍认为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2)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
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处于主导地位。
探究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演示F1ash: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设问:
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可以导致小鼠死亡?导致小鼠死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促进活的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因素是什么?是否有可能是蛋白质?
本实验蕴含了哪些科学实验方法?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
加热杀死的S型菌能够促使活的R型菌转变为活的S型菌,即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促使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这一转化因子不可能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经过高温作用会变性失活。
蕴含的实验方法有:分组对照和对变量进行一定的控制,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
(2)介绍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教师设问:蕴含了哪些实验设计原则?能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体现了控制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探究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教师引导: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思路有很大相似之处。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由学生代表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适时进行补充:这个实验比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进步在哪里?运用了哪些新的实验技术?
学生认识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探究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呢?
投影展示几种常见的RNA病毒,指出由于这些病毒仅由RNA和蛋白质构成,所以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DNA。
学生总结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三)总结提升
结合板书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知识概念图。
(四)巩固练习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关键是把DNA和蛋白质分离开。
(五)课外拓展
教师展示材料:1997年美国科学家Prusiner发现了一种新型生物——朊病毒,是一组至今没有查到任何核酸的蛋白质颗粒,它是导致疯牛病和人的克雅氏病的病原体。让学生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自行探究。
四、板书设计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R+转化因子=S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DNA是转化因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转化因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五、教学反思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各科目章节习题汇总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提分卷 | 《中学教育知识能力》各类试题
2016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卷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