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卷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蓝藻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比真核细胞小,肉眼是分辨不清的,A正确;蓝藻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属于自养型原核生物,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发菜,又称发状念珠藻,属于是蓝藻门念珠藻目,因其色黑而细长,如人的头发而得名,可以食用,D正确。
2.【答案】C。解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过程,分为细胞间期和分裂期。故本题选C。
3.【答案】B。解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和分泌需要消耗能量,该能量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不参与肽链的合成,B错误。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C正确。由于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导致细胞膜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中起决定作用,故D正确。
4_【答案】C。解析.小草的呼吸作用吸入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缝隙减少,土壤中的空气减少,小草的根无法呼吸,从而影响小草的生长。故答案选C。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反射的知识,强光刺眼,立即闭目属于非条件反射;听到铃声进教室,看《唐山大地震》电影流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属于条件反射。
6.【答案】C。解析: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不同,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YY,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它们是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A正确;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其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a、a,B正确;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不是染色体多复制一次,C错误;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X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
7.【答案】D。解析:冬泳入水后,机体散热增多,通过调节散热减少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入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肌肉收缩使产热增加,故A选项正确;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故B选项正确;汗腺分泌减少,使散热减少,故C选项正确;通过神经调节促进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促进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使产热增加,故D选项错误。
8.【答案】A。解析:烟草“打顶”破坏其顶端优势,侧枝部分生长素浓度降低而促进营养生长,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因“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生长素类似物,抑制腋芽生长。故选A。
9.【答案】B。解析:顶级群落的特征是群落结构层次、食物网复杂,物质循环接近完全封闭,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强。
10.【答案】B。解析:自然状态下,逆转录一般发生在RNA病毒中,并且具有逆转录酶。故选B。
11.【答案】C。解析: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只有4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A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有16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B正确。只有DNA复制过程会用到胸腺嘧啶核苷酸,而转录和翻译都不会用到。消化道上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细胞,失去分裂能力,不进行DNA的复制,所以不能利用它,C错误。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利用尿嘧啶核苷酸产生RNA是转录过程,不同功能的细胞,转录活动的强弱不同,所以该核苷酸的利用量也不同,D正确。
12.【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①③属于基因重组。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因此②错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属于基因突变。因此④错误。故答案选C。
13.【答案】C。解析: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分解关系,A错误;甲虫属于分解者,不是次级消费者,B错误;甲虫属于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回到无机环境,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C正确:甲虫属于分解者,不在能量金字塔中,在能量金字塔底部的是生产者,D错误。
14.【答案】A。解析: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可从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直接观察到叶绿体,且呈绿色。细胞中的脂肪颗粒、线粒体和细胞核,本身不具有颜色,需经过特殊染色处理后,才能够观察到。
15.【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田间一次施肥过多,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不能吸水,出现“烧苗”现象。
16.【答案】B。解析:本实验所要探究的是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检测实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试剂能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故选B。
17.【答案】D。解析: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一心室—,动脉。故选D。
18.【答案】D。解析: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骨表面的骨膜内层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因此人成年以后身体不再长高,故选D。
19.【答案】B。解析: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可见B项符合题意,故选B。
20.【答案】A。解析:在人的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食物中的淀粉与唾液混合的时间就越长,就越能使食物中更多的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中淀粉的消化。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故选A。
21.【答案】D。解析:初中生物课程总目标是按照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及课程价值几方面表述的。只有将三个维度目标结合,才能构建起生物课程目标的框架,体现出初中生物课程的价值追求。
2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认知领域目标层次,识记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理解是以一种语言或一种交流形式被译述或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或另一种交流形式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为依据,对材料进行初步的重新整理与排列,指出材料包含的意义和趋势。运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景里使用抽象概念——只是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运用,而非综合的、创造性的运用。分析指将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成分,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明确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阐明材料各要素的组织原理,即对材料内容组合起来的组织、系统和结构的分析。根据定义判断.题干中的选择题属于识记层次。
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导入的类型。设疑导入是在章节教学之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和研究的主题。
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在课堂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体现。
25.【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实验耗时长,不宜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材料获得简单,可由学生在课外自行完成。即属于课外实验。
二、简答题
26.【答案】
(1)1;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频率
(2)增加;种问竞争
(3)信息传递
解析:(1)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I、Ⅱ、Ⅲ所表示的3种情况,曲线I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Ⅱ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Ⅲ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就会减少,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获得的食物增加,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与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物种间是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根据题意,食草动物从青草的减少获得食物不足的信息,进而转移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27.【答案】
(1)标记基因
(2)显微注射;受精卵;动物细胞培养(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3)体细胞;脱分化
(4)农杆菌转化法;Ca2+
解析:(1)质粒作为载体一般具有三个条件:有复制原点、有目的基因插入点、有标记基因。标记基因可以是抗生素抗性基因、荧光标记基因等.它有利于目的基因的检测。
(2)在动物基因工程中,可利用显微注射法将重组质粒导人到受精卵细胞中,因为受精卵比较大,易操作,并且受精卵的全能性高。受精卵可以用早期胚胎培养培养到桑椹胚或者囊胚,在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导入到受孕母羊体内。
(3)植物基因工程中,一般利用体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然后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首先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进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
(4)双子叶植物一般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当受体细胞是细菌时,常用C矿处理,得到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组质粒。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
(1)简易生物教具制作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启发性原则;③实用性原则;④简易化原则;⑤艺术性原则;⑥安全性原则。
(2)优点:能立体地展示结构特征和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联系;能显示生命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及特征;能显示生物界发展变化的过程;能反映生态学关系,容易说明生物体的三维空间结构;可以拆卸、重组。
缺点:不能作为全真替代物;常带有非真实性的特征:细微之处演示效果不好。
29.【参考答案】
(1)概念图的绘制规范:
①每个概念在一个概念图中只出现一次。
②连接两个概念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选用意义表达明确的词。
③连接概念的直线可以交错,连接默认的指向是由上向下,当由下向上或向两侧联系时需要加箭头。
④概念名词要用方框或圆圈圈起来,联系词则不用。
(2)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①教的工具。概念图作为教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组织课程内容。概念图能以简练的形式展示所要教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原则。它的层级结构使教学材料得到有效组织。
②学的工具。概念图可以用做课堂笔记或者用来整理笔记和组织学习过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贯通整个课程内容以及整合跨学科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但不要要求学生记住教师所画的概念图.这样会导致学生的机械学习。
③评价的工具。概念图既可以评测学生对概念理解的程度和范围的变化,也可以为教师或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教师在使用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时,要注意学生的概念图的水平不只是和他的认知结构有关,还和他绘制概念图的熟练程度有关。
四、教学设计题
30.【参考设计】
(1)教学重点:①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及保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②养成爱护生物的情感,认同应该保护生物多样性。
(2)①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重点)
重点分析:
比起知识和能力,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让学生有所触动,才能有所行动。
突破方案:
创设情境,利用详实的统计数字和资料、触目惊心的图片画面、生动视频——电影《海洋》片段,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②说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措施(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分析: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牵扯各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容易凭一腔热情提出一些实际操作意义不大的方案.如将濒危动物集中到动物园保护起来,或消灭其天敌等。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对其思维进行科学的训练。
突破方案:
引导学生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开展讨论来获取知识,并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然后通过班级辩论,共同推敲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模拟试题汇总(各科目)|各科目章节习题汇总
2016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提分卷 | 《中学教育知识能力》各类试题
2016教师资格《中学综合素质》模拟卷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