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题 |
第 4 页:答案及解析 |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教师应从如下几点开展阅读教学:
①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②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③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正确认读奢、苟、倘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脾、窥、伺、供、吠5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初步获得观察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保护动物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3)导入环节设计:
①教师: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儿诗《鹅》,大家还记得吧!一起比比谁背诵得更好。同学们都喜欢鹅吧!请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一画鹅。(挑选学生用粉笔在黑板上简笔画鹅)请同学们相互简单评一评。
②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白鹅》,让学生认真观察后与自己的画比较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
教师: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白鹅》。
(设计理由: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诗词积累,通过以旧引新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回顾.还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同时.通过学生动于绘画和多媒体展示丰子恺先生的画,让学生对白鹅有直观的认识。可谓是绘画、诵诗,双管齐下,创设意境,使学生兴趣盎然。)
27.【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用“m”表示“米”,感知“米”有多长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与探究活动理解1米=100厘米,提升自己的估测及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得到提升,并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与兴趣。
(2)教学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与实际测量活动,认识“米”,知道“m”用来表示“米”,感知米的实际表象。
教学难点:通过测量活动,理解1米=100厘米;在测量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
(3)教学过程设计
将全班同学以5~6人为1个小组。开展小组研讨活动学习。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准备厘米尺与米尺。
比赛活动:教师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学生用厘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导出新课:量短的物体用厘米尺就可以了,如果是长的物体就要用米尺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二、经历过程.获得新知
(一)认识米
1.观察米尺,感受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个小组发一条1米长的绳子,感受1米的长度。
3.想一想,量一量,身体中的1米。(如将手臂伸开是多长?几个脚印是1米?等等)
4.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适合用“米”。
总结: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适合用米.米用“m”表示。
(二)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
1.请同学估测1厘米的长度,再估测1米的长度,1厘米与1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2.测量活动:两名同学拉直1米长的绳子,其他同学用厘米尺测量,你发现了什么?(20厘米+20厘米+20厘米+20厘米+20厘米=100厘米=1米)
教师总结:1米=100厘米
三、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测量活动:量一量2米有多长?3米有多长?
思考:2米=()厘米,()厘米=3米。
四、总结本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回家量一量家中的家具有多长?
28.【参考答案】
(1)《两只小象》是一首五声宫调式歌曲。音域较窄。旋律起伏不大;歌曲为一段体结构,3/4拍,基本节奏型较统,只在最后……句结尾处用附点稍加变化,结构简单、规整,整体呈现出小象玩耍时的状态,每句结尾的休止符更好地表现了歌曲的轻快活泼:歌词朗朗上M。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M标:学会并能背唱这首歌曲。与小伙伴一起模仿小象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过程与方法M标:通过听、唱演说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通过律动,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M标: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
(3)导人环节
教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谜语”,看哪个小朋友猜得又快又对:“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尾巴像绳子,大腿像柱子”猜猜是什么?(学生思考同答)
教师:那么我们把大象的宝宝叫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说得非常好,真了不起!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张请帖.大森林里要开一场动物演唱会.老师邀请大家一起去听演唱会、顺便看看小象。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加深、突出音乐的形象;学生很容易就猜出,加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会使学生印象加倍深刻。)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