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模拟试题 |
第 3 页:答案及解析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李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这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但是其他老师认为教学中对知识方面的传授不够,所以A错误,BCD正确。
2.【答案】D。解析:两位老师的谈话可以看出他们认为遗传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决定作用,这是错误的想法,遗传只为个体的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后天努力,都可以得到好的发展,所以选D。
3.【答案】D。解析:这是课堂突发事件的题型。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注意使用教育机智,不要一味地批评教育,这样会浪费时间也没有很大的效果;所以C错;A是罚站的行为,不建议老师采用;D的处理办法比较好,比较灵活。能随机应变,并且可以很好地教育学生,所以选D。
4.【答案】A。解析:循循善诱的品德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言的,与题干中教师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没有关系。
5.【答案】C。解析:A选项只是针对教师“参与管理权”而言,B选项是针对“遵纪守法”的义务而言,D选项是针对“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义务而言,只有C选项既是教师的“进修培训权”权利又是“提高业务水平”义务的体现。
6.【答案】D。解析:老师让全班同学投票选“贼”是对学生人格的侮辱,以投票结果作为调查结果是对工作的不负责。
7.【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8.【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曹丽申请延缓入学,符合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的规定。
9.【答案】A。解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10.【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C选项中学校确实违反了法律规定,但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11.【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A选项正确。而D选项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12.【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13.【答案】C。解析: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教师应有与其角色对应的行为方式以及道德素养。但现在部分教师不能按照教师应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是教师角色意识淡化的结果。
14.【答案】B。解析: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它要求教师要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的教师不检查、不批改作业,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15.【答案】B。解析: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现代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此外.通过学习,教师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16.【答案】B。解析:关爱学生,必然意味着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不论是表现较好还是表现较差的学生,只要做出成绩,教师就应给与表扬;只要存在缺点和错误,就要及时指出,尽早纠正。
17.【答案】A。解析:“医圣”张仲景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
18.【答案】D。解析: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爆炸试验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发射的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年成功研制杂交水稻种植技术;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
19.【答案】D。解析:中国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叫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答案】C。解析:古人以干支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插花相配,首个组合为甲子,故称花甲子,也称花甲。因此答案选C。
21.【答案】B。解析:《齐民要术》是贾思勰的农业百科全书,《水经注》是郦道元的地理名著。
22.【答案】A。解析:《子夜》的作者是茅盾。
23.【答案】C。解析:《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这部小说中关于非裔美国人与美国奴隶制度的观点曾产生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导致美国内战的地区局部冲突。
24.【答案】A。解析: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
25.【答案】D。解析:上海民居是弄堂,青藏的民居是碉房。
26.【答案】A。解析:文本框中可插入图片,可使用项目符号,通过改变文本框的文字方向可以实现横排和竖排的转换。
27.【答案】A。解析:运用母版功能可实现为所有幻灯片设置统一的、特有的外观风格。
28.【答案】C。解析:由“有些明星不会使用计算机”为真可知,“至少有一个明星不会使用计算机”也为真,而“所有的明星都会使用计算机”为假.原句换位推理可得“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有些是明星”为真:只有“有些明星会使用计算机”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有可能所有的明星都不会使用计算机。
29.【答案】B。解析:“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都是软件工程师”换质换位之后为“非软件工程师都不是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也即“非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认识的人不是大楚公司董事”。由“李明的所有网友都不是软件工程师”得,“李明的一个网友不是软件工程师”,又“李明的一个网友通过李明认识了王刚”,因此,可以知道“王刚不是大楚公司董事”,故选B。
二、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这个班主任老师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是权责的主体。学生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学生需要尊重。但是在材料中,当学生想要争辩的时候,老师拒绝让他申辩。该班主任评选最差学生是对学生尊严的漠视。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有不断发展的潜力。材料中,该班主任不仅举办“最差学生”的评选,还一味否定学生的行为,该做法容易打击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潜能被埋葬。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独立意义的人、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1.【参考答案】
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首先,教师的行为违反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关爱学生强调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材料中,当教师发现自己的错误,不但没有及时改正,反而狠狠地批评侮辱学生;不但不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的行为违反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强调教师要勤恳敬业,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教师教育教学敷衍了事,对学生课外拓展的题目更是借口推辞,没有做到认真负责,勤恳敬业。
再次.教师的行为违反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终身学习强调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材料中,面对自己判错的题目,没有及时改正和学习,没有做到严谨治学。
因此,作为教师,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关心爱护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勤恳敬业,严谨治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参考答案】
(1)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2)尽管Es-covopsis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切叶蚁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这种链霉素不仅能消灭Es-covopsi霉菌,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消灭;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
【点评】
(1)本题要求考生回答真菌蚂蚁腺窝的结构及功能,考生作答时不要漏掉。另外,文章在第一段就提到了腺窝,考生只要忠实原文作答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找出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文章第三段结尾抛出这一问题,最后一段开头提到“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所以答案肯定在最后一个段落中。“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这个关键句子后面所引出的就是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
三、写作题
33.【参考范文】
换位思考。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师要想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就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换位思维,即让双方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说话、做事。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主体来开展,换位思考正体现了这一核心。教师需要换位思考,时时变换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位好教师要赢得学生的尊重,仅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爱他们、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知其所想,知其所爱,知其所难,才能想办法去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真正做到“亲其师,学其理,信其道”。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小时候住在一间杂货铺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种东西交给杂货店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个坏主意,将一把石子递给老板“换”糖,杂货店老板迟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换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说:“这个老人的善良和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身。”这位杂货店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拥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没有用成人的逻辑去分析孩子的行为,而是从孩子的角度,用宽容维护了一个儿童的尊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处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了解他们的感受,这就是“换位”。这样做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教育教学的障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换位思考呢?
首先,体验感受,善待学生。有一位教育界前辈曾说:“学生时代曾有过差生经历的老师,更容易体会学困生的难处:学生时代曾有过调皮生经历的老师,更容易了解调皮生的心理,这些老师较容易成为好老师。”正是由于这些教师经历过多种学生角色,有着亲身的体验,眼前的学生就是某个时间段自己的再现,清楚“自己”真正的需要,知道教育“自己”的方法,才使他们更容易走近学生,更容易成为好老师。
当我们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恶言相向的时候,不妨想想如果是自己听到那些话,是否会受到心灵的伤害;当我们一遍又一遍为一位“笨”学生讲解习题,学生仍不明白,自己偃旗息鼓的时候,学生是否也在为自己的“笨”而自惭形秽:当我们对一位偶然成绩不理想的“好”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他是否也在为成绩的不理想而困惑、伤心。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换位地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善待每一个善良的心灵。
其次,学会倾听,理解学生。倾听是沟通的桥梁;倾听是最美的语言;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更是学生的需要。然而很多时候,在学生面前,老师总是喜欢扮演先知者的角色,好像自己对学生的所有都了解,一遇到事情,总是在还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下结论。结果好像事情处理得很圆满,却有可能已经深深伤害了学生。
教学是双边的师生活动,学生亦有自己的认知和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及时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把握住学生思想的脉搏,更好地实现与他们的沟通,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做一个倾听者,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妨多听听学生的心声。试着去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不要总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讲圣贤书”。
最后,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从而学会发展学生个性中的优点,让学生的个性成为学生发展的特殊才能,从而促进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的是接纳、宽容、和谐、快乐,就是让他们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获得生命的乐趣。作为教师要有一颗海纳百川的心,要适时调整自己位置,去包容学生的个性,悦纳学生的个性。
在教育生涯中,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一如既往地用爱心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如同对待我们心爱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坚信,今天用爱心托起的太阳,必将在明天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
总之.换位思考是沟通师生内心世界的一座桥梁;换位思考需要教师对学生付出满腔的热爱,教师的理解和宽容会使教育更有成效;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善待学生,善待教学,善待自己。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蹲下身来去寻找问题。贴近学生去发现问题,换个位置来解决问题。让我们从心里记住: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老师……
【点评】
材料是在启示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愿意或者不愿意做某些事情的原因,即要学会换位思考。文章整体的思路是:开篇点题—分析原因—说明方法。详细来说:
第一段。文章并没有如其他议论文那样先分析材料或者列举故事再提出论点,而是单刀直入,直接亮明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想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把握学生思想跳动的脉搏,就必须在教学中进行换位思维,即让双方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说话、做事。
在第一段亮明论点后,为了不让论点太单薄,文章在第二段从新课程出发,通过分析为什么要换位思考来对论点进行丰富,使论点更具有可辩性。
第三段.作者通过列举苏霍姆林斯基小时候的故事来对为什么要换位思考进行事实论证。在这里文章并没有单纯地“讲故事”而是在最后结合事例,再次深化。帮助教师找到教育教学的障碍,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如此.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是和谐融洽的。
作者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文章并没有将论点停留在简单的阐述原因、现象的层次上,在前三段铺垫的基础上.第四段文章顺利发出了很多人急于知道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换位思考呢?
接着第五、六、七、八、九、十段,作者浓墨重彩,利用六段的篇幅,从“首先,体验感受,善待学生;其次,学会倾听,理解学生;最后,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三个角度,各用两段的分量,有分析,有事实地介绍了自己对如何换位思考的看法。从体验到倾听再到关爱,层次逐渐加深,对换位思考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了作者对换位思考的理解也是逐层深入的。
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利用排比句式概述为什么要换位思考、如何换位思考、呼吁换位思考,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到位。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