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扫描/长按下面二维码 |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习题
教育基础
单项选择题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 )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A.课程学
B.社会科学
C.教育学
D.教育心理学
【参考答案】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
2.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李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参考答案】C。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李老师没有因为小刚和小明弄坏扩音器而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因势利导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给他们讲解扩音器的原理,之后才对他们弄坏扩音器这件事进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机智。因此,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3.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知识属于( )
A.条件性知识
B.本体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一般性知识
【参考答案】A。条件性知识,即认识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学科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原理、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
简答题
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材观。
【参考答案】(1)“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里有两层含义:①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决定着儿童的发展,决定着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及智力活动的特点。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但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2)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指导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因此,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材料分析题
5.一天午后,一群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追逐着一只蜻蜓。突然,蜻蜓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闹成一团。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见到他们在捉蜻蜓玩,便停下脚步,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陶行知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蜻蜓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行知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指方向的。”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急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行知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请运用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参考答案】(1)马老师的做法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有:①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如一道强烈的光线;刺激物之问显著的对比关系,如万绿丛中一点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如活动变化的霓虹灯、演讲者抑扬顿挫的声调;刺激物的新异性,如画廊中新张贴的广告等。
②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需要,如食物易引起饥饿者的注意;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个体的知识经验等。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上课时,他们对马老师带来的各种教具感兴趣,因而分散了注意力,就不能认真专心听讲,也就把握不住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改进办法:马老师应该根据讲课需要,逐步展示教具并及时收好教具。在低幼儿童的教学中,合理使用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具应该新颖直观,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教师用教具时还要给予言语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观察,避免学生只关注表面现象,忽略实际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