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习得行为是动物和人类个体在后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经验.例如,鸭子会游水.
42.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3.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44. 随着学习层次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将会得到不断增强.
45. 条件反射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
4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客观判断.
47. 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48. 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主人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激发和推持自己的学习行为.
49. 社会惰化是指,当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时,行为效率有所下降的现象.
50. 任务难度越低,动机的最佳激起水平也越低.
51. 任务难度中等,动机的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
52. 任务难度越高,动机的最佳激起水平也越高.
53. 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效率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
54. 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品德不存在迁移现象.
55.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只产生积极的影响.
56.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即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
57. 元认知策略就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
58. 学习策略就是在个体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方法或活动.
59.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60. 认知策略就是关于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性方法
61. 认知策略包括对认知对象的注意,以及对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加工,复述和提取等过程.
62.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63. "举一反三"是一种逆向迁移.
64. 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65. 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压力 + 身心疾病 / 应付技能 + 自信心 + 社会支持.
66. 传统教学观点认为,教师应主要充当授课讲述的角色.系统观的教学设计者认为,教师同时要发挥指导,管理,咨询的作用.
67. 标准化学业成绩测验,是指由学科专家和测验编制专家共同按照标准化程序,为受过某种教学或训练的人员编制的测验,目的在于评价经教学或训练后的实际工作表现.
68. 教师自编测验,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而自行设计和编制,用来考察学生学习进步情况的测验.
推荐: 2007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更多内容,请查看:考试吧教师资格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