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教育目的具有以下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23.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2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涉及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___________;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____________等。
26.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指制定阶段的学生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_________________.
27.泰勒提出的“课程原理”包含四个步骤:(1)确定教育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教育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教育经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背景、输入、过程、________________。
2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及批改、______________、学业成绩的考查和评定。
3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是特点的程度,称为_______________;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
32. 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校的瑜伽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强调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班级体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里想容的氛围。
三、简答题 30分
3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35.简述教科书的编写所遵守的原则。
36.如何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
37.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3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
四、论述题 20分
39.阅读以下文字,并回答问题。
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根据这一思想确定的德育模式是什么?该模式的理论假设是 什么?该模式强调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
40.试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