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2 页:双选题;判断题 |
第 3 页: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
第 4 页:参考答案 |
二、双选题(每小题2分,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10题,共20分)
1.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教育目的可以归结为( )两种教育价值观。
A.社会本位
B.理性价值观
C.个人本位
D.感性价值观
2.教师的职业角色除了教育者之外,他还是( )。
A.教学主导者
B.文化传播者
C.监护者
D.研究者
3.《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指( )。
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
B.教育目的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制约
C.受教育人口的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D.学校发展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5.“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的高尔登
B.美国的霍尔
C.美国的华生
D.美国的吴伟士
6.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 )。
A.基础性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选修课程
D.必修课程
7.新课程以( )为理论基础。
A.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自然主义理论
D.实践主义理论
8.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是( )。
A.素质教育
B.科教兴国
C.实施全民教育
D.人才强国
9.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直观感知的方法包括( )。
A.演示法
B.参观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10.下列属于教育学专业期刊的是( )。
A.《教育研究》
B.《中国教师报》
C.《中国教育学刊》
D.《中国教育报》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10题,共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传授——接受”模式是现代教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之一。( )
2.美国学者布鲁纳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 )
3.“课程”与“课”是同一概念,“课”是“课程”的简称。( )
4.教学中的启发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 )
5.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
6.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直接经验。( )
7.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 )
8.法国思想家卢梭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
9.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育教学不应追求个性化。( )
10.德育要赋予每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这体现了德育个体功能的生存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