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学习: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
22.个性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性特质又分为三种: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23.发散思维:指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24.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就是指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25.中年危机:中年期是一个从成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它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转折和冲突。来自于自身生理变化方面、家庭生活变化方面和事业变化方面的压力构成了中年危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人在催眠状态下通常会表现出哪些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感觉麻痹有些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甚至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
2.感觉扭曲和幻觉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语感觉扭曲。
3.解除抑制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按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者的暗示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是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完全缺失。
27.长时记忆储存方式。
长时记忆中的知识被组织在体系不大清晰的框架中,称为语义网络,它包含了表征各种概念的节点和彼此相联系的连线,连线的长短代表着联系的密切程度。依据语义网络,当你想到一个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地会想起与之有联系的其他各词,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叫做扩散激活。通过几种组织方式,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就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网络,在心理学中称为图示
28.信息加工观点对问题解决的描述。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目标指向性。即问题的解决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问题解决就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把初始状态变为目标状态。
(2)操作系列性。问题解决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才能称为问题解决活动。能够自动化完成或只有单一操作的不能构成问题解决过程,比如,回忆昨晚上吃的菜,通常不被看成是问题解决活动。
(3)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这种目标指向性活动是依存于认知性操作的。不具备认知性操作的活动,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例如,当你学会了骑自行车之后,骑自行车的活动不被认为是问题解决。
29.举例说明情绪的基本状态。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心境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平稳的心境可持续几个小时、几周或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
2.激情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
3.应激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例如,当遭遇歹徒抢劫时,人就可能会产生上述的生理反应,从而积聚力量以进行反抗。
30.气质与性格的区别。
1、从起源上讲,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的早期阶段;而性格是后天的,它是在人活动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2、从可塑性上讲,气质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即可以能改变,但不容易;而性格可塑性较大,性格的改变要容易些
3、气质所指的行为是他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主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所以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31.如何正确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认识压力的作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可能出现的过度压力有心理准备,并主动学习处
理压力的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压力。常用的方法如下: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