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试题 |
第 5 页:参考答案 |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A 3.B 4.B 5.B 6.C 7.B 8.D 9.A 10.A 11.D 12.B 13.A 14.D 15.A 16.D 17.B 18.C 19.C 20.D
二、双选题
1.BC 2.AC 3.CD 4.BD 5.CD 6.BD 7.AB 8.CD 9.AB 10.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2.【答案要点】
外部强化可激发外来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课堂情境中.教师可以运用目标、反馈、评价、表扬、批评、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
(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
(4)适当开展竞赛。
3.【答案要点】
(1)每段或每段的句首;
(2)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3)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4)有趣的内容。
4.【答案要点】
有效组织复习的条件和方法有: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5)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
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主要包括:
(1)导之以行,落实行动。①激发道德动机;②掌握道德行为方式;③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加强训练,付诸实践。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道德训练,通过道德训练,使学生不仅知道该做什么,更要使学生懂得怎样做。道德训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角色扮演法;②自我强化;③善于运用奖励和惩罚;④树立榜样,促进迁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