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书面材料分析法,即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2)调查法,即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问卷、座谈等;(3)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4)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方法,具有灵活、方便、容易了解事情细节、有利于感情沟通等特点。
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也即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包括:(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5)丰富的实践知识。
3.(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4.(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5.(1)虚拟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共享;有利于学生交往范围的扩展;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和释放;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不同自我的认同。(2)虚拟同辈群体的消极影响:信息混乱;网络成瘾;群体极化。
6.(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