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2 页:简答题 |
第 3 页:论述题 |
第 4 页:材料分析题 |
第 5 页:活动设计 |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在一项行为实验中,老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来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的两分钟独处时的不同表现。
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尽量让自己不看面前的盒子,销售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又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
幼儿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每个玩具不好玩儿。”
问题:【题干】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的行为特点。
【答案】
一、分析
幼儿1:体现的是该幼儿有较强的“延迟满足”能力,表明该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延迟满足是幼儿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不仅是幼儿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和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儿童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更是伴随人终生的一种基本的、积极的人格因素,是儿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
自我控制能力有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拓展:“延迟满足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幼儿2:体现的是幼儿的自我中心思维方式,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认为教师的想法与自己是一致的。
二、指导策略:如何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认知发展能力
如:通过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梳理规则意识、轮流等待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延迟满足能力。
【考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人格、认知发展
15.材料:
问题
(1)【题干】上述三幅画各自反映出幼儿绘画的那种表现形式?(6分)
【答案】
图一:夸张式。是指儿童在绘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关心的事物,或认为重要的食物画得很突出。
图二:展开式。是指儿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事物在同一画面上表现出来的绘画现象。也反映出该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图三:透明式。是指儿童在绘画时,总以为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必须把他们画出来,不理解外县和内隐的概念和关系。
【考点】《指南》艺术领域表现特点、认知发展特点、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2)【题干】怎样理解幼儿的绘画?(4分)
【答案】
要点
1.绘画的定义:是指在孩童时期,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地观察后,通过想象力并经过自由发挥,采用涂鸦或绘制出来的作品。一方面是指没有教师指导,完全由幼儿自己创作的图画。另一方面是指在前面基础上保持绘画兴趣,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绘画作品。
2.明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艺术表现水平
3.注重幼儿自身的纵向发展比较
4.善于倾听幼儿自身的想法
【考点】儿童发展理论
(3)【题干】评价幼儿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10分)
【答案】
要点
1.评价主体:让幼儿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2.评价方式: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贯穿于活动过程中。
3.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考点】“教育评价”
教师资格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考试吧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 题库对答案 ※ 微信对答案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成绩查询 ※ 短信查分提醒 ※ 教师资格合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