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
第 3 页:辨析题、简答题 |
第 4 页:材料分析题 |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32分)
22.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答案】题干中观点是错误的。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是: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开端。
因此题干中认为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是错误的。
23.教学具有教育学。
【答案】 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教学具有教育学的含义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教学具有教育学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防止两种极端倾向。
因此题干中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说法是正确的。
24.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想象。
【答案】题干中观点是错误的。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长时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长时记忆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数年,甚至终身不忘。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加以复述,能使重要知识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得到长期保存。
因此,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不是想象,因此题干中说法错误。
25.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答案】题干中观点是错误的。
强化有正负之分,负强化是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负强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某种行为发生的概率,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了抑制某种不良行为。二者本质不同。
因此题干中认为负强化和惩罚本质相同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40分)
26.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
【答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四方面的内容:
l 信息技术教育
l 研究性学习
l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l 劳动与技术教育
27.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案】班主任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l 了解和研究学生
l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l 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l 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l 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28.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
【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下: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理论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二)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过程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29.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一)依从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变化而变化。行为受迫于外界压力而非内在需要。
(二)认同
认同是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认同阶段的行为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三)内化
内化阶段的行为具有高度自觉性,是稳定的品德的形成阶段。
相关推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 万题库估分 ※ 微信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