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题干】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案】(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5)发扬教育民主;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9)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考点】
22.【题干】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学习策略的水平;(6)智力与能力;(7)教师的指导。
【考点】
23.【题干】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1)语义清楚。设计的问题应使被调查者能够正确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对题意的理解应是惟一的,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来提问。
(2)语句简洁。问题的语句形式要简单,通俗易懂。
(3)面向对象。问题的语句和措辞要适合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特点,特别是被调查者是小学生和幼儿时,要考虑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尽量把复杂问题简化处理。另外,在问题中应避免使用生僻词语以及新名词和概念。
(4)价值中立。在设计问题时,应避免印证权威论断,也不应把个人的认识、观点和价值判断包含在问题之中,以避免对被调查者产生暗示作用,导致特定的有倾向性的回答。
(5)避免社会认可效应。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望进行反应,而不是反映自己真实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回答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时出现,因此设计这类问题时,应少用是否式回答,可以用情境式问题或两难问题代替。
【考点】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必要,家长可以完全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也发现,学生不仅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讨厌劳动。
(1)(14分)【题干】结合材料谈谈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答案】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在我国全面走向小康时期,一些独生子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代办,缺乏自理能力,导致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使这些独生子女只会读书,不会劳动,这样就会影响一些人将来的素质问题。所以,从小抓好劳动教育相当重要。劳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从小培养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强烈的劳动观念,将来才会有所作为。才能加勤劳才等于力量,所以,小学阶段应该把劳动教育作为全面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的基础。
【考点】
(2)(10分)【题干】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让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答案】(一)更新教育理念,增进师生共识
实施劳动教育,可以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个性充分发展又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社会家庭配合,形成共管氛围
结合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介绍成功家教的经验,指出不良家教给孩子带来的负面效应,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的习惯。
(三)组织劳动实践,进行劳动教育.
培养劳动情感和劳动实践。
(四)及时总结评比,提升教育效果
必要的评估,既是对学生劳动成绩的肯定,也是使劳动教育向更深层次推进的有效举措。
【考点】
25.材料: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区。”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问:“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问题:
(1)(10分)【题干】评析这一教学片断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
【答案】遵循了教学规律中的双边性规律。材料中沈老师在学生出现犹豫的时候,通过逐步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雪景。
【解析】
【考点】
(2)(10分)【题干】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课堂教学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具备应有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品德及人格;
2、具备客观条件,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否得到应有的肯定、教师工作的条件是否得到基本的保证。
【解析】
【考点】
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10分)【题干】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
【答案】
【考点】
(2)(20分)【题干】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
【答案】
【考点】
(3)(10分)【题干】设计本科板书。
【答案】
【考点】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题干】简述学生从算数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的过程。(8分)
【答案】
【考点】
(2)【题干】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答案】
【考点】
(3)【题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节课主要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2分)
【答案】
【考点】
28.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题干】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式的基础。(10分)
【答案】
【考点】
(2)【题干】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规定教学目标。(10分)
【答案】
【考点】
(3)【题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答案】
【考点】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10分)【题干】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答案】歌曲特点《火车开啦》,大调式,一段体,有四个乐句组成。全曲的节奏简单、明快,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歌曲一开始就采用火车开动时“咔嚓咔嚓”的声响的象声词,第二句又采用完全重复的手法;第三句在高音区进行,配以舒展的节奏,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好像火车在迅疾地飞驰,也表现了火车司机在开动火车的自豪感;最后一个乐句先在大调式主和弦上分解进行,而后级进下行至C大调主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二分、四分与八分音符的不同,并能了解相关火车规则,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考点】
(2)(10分)【题干】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答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火车开啦》,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树立乐于助人、遵守火车制度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采用欣赏法、互动法和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歌曲的节奏。【知识与技能】准确并快速唱出歌曲的节奏时值,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演唱时值的不同;并能有情感地完整演唱歌曲。
【考点】
(3)(20分)【题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学习,设计“节奏练习”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节奏练习1.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拍手、跺脚、拍肩等)感受歌曲2/4拍的强弱规律。2.学生根据音频演唱歌曲旋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歌曲的主要节奏,引导学生演唱准确。3.教师带领学生想象火车开走与到站的场景,采用黑板上所示节奏模仿火车的声音。4.教师与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请学生思考:在火车上的时候我们的心情的怎样的呢?学生发言(开心、激动、幸福、愉快)5.教师带领学生带入情感,引导学生用弹性、跳跃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6.请学生分小组为歌曲创编歌词进行演唱,并配以相应的动作,请小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会先带领学生演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节拍强弱规律;之后,我会让学生跟音频演唱歌谱,并将典型的节奏写在黑板上;接着我会请学生用黑板所示节奏演绎火车开走与到站的声音;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通过我的引导以及学生的思考,可以用弹性、跳跃的声音来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循序渐进,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考点】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1)(10分)【题干】简要说明“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
【答案】重点:按拍球的位置准确,跨步、转体、前倾、探肩等动作协调连贯。难点:手脚配合协调,节奏清晰。
【考点】
(2)(10分)【题干】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答案】知识与技能:能够复述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够流畅、准确的做出正确动作。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赛、练习等方法,提高控球的能力以及速度、协调、灵敏、灵活性等身体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勇敢、果断、顽强的团队精神,并形成尊重对手、用于承担责任的良好体育道德精神。
【考点】
(3)(20分)【题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二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①原地运球设计理由:教学前多做提高控球、运球能力的练习,不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而且能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运球水平和能力,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②行进间运球设计理由:由原地运球强化巩固学生运球手法,在行进间运球练习中,先进行直线运球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两种运球技术的不同点,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要领。③行进间曲线运球接力设计理由:设计游戏可以增强练习的趣味性和对抗性,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并且通过比赛提高学生运球能力和检验学生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练中提高实战运用能力。
【考点】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10分)【题干】中国画有哪几大画科?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墨分五色,是哪五色?
【答案】①中国画分三大画科,分别是: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②通常,中国画有工笔、写意、工兼写三种表现形式。③墨分五色指的是“焦、浓、重、淡、清”或“浓、淡、干、湿、黑”。
【考点】
(2)(10分)【题干】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答案】(2)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画中锋、侧锋用笔方法以及干湿浓淡的墨色方法,生动地表现动物脸部特征与情趣。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描述、分析、实践掌握绘画步骤和用笔、用墨方法,大胆对动物的脸进行夸张与表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逐渐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考点】
(3)(20分)【题干】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名作欣赏、技法学习”内容法人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答案】活动一:作品赏析展示作品猫头鹰,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作品运用了什么绘画形式?作品中的猫头鹰与生活中的猫头鹰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总结:以中国画的创作形式进行创作,作品中的猫头鹰更加的生动,更具有活力。继续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思考:画家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来表现猫头鹰的?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以以湿笔浓淡结合的方画身体,中锋浓墨勾眼圈、点眼睛。画家表现注重中锋侧锋用笔、墨色注意干湿浓淡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并且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水墨动物的理解。活动二:示范讲解教师以小猫为例,进行示范讲解。①脸型——先用几笔淡墨画出小猫的脸型。②五官——在脸的中间位置用淡墨中锋勾出眼睛的外形,在眼睛下方中间的位置侧锋画出鼻子和嘴,为了使眼睛更有神,再用重墨画眼珠。③毛——淡墨以皴擦法表现小猫脸部短而硬的毛。然后,笔锋蘸淡墨,笔尖蘸少量浓墨,以侧锋按压在一张废纸上,使笔尖水分变少并形成扁平的“散锋”,在小猫头顶及耳朵周围用毛笔的“散锋”适当添画短而稀疏的毛。【设计意图】通过示范的方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直观的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考点】
相关推荐: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 万题库估分 ※ 微信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