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第一部分 综合知识测试说明 |
第 2 页:第二部分 各学科专业知识测试说明 |
历史(含新疆地方史)
一、考试目的
考查了解报考人员对报考岗位所必需的历史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综合部分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的问卷与答卷分离。
2.试卷结构:学科专业知识(100分),内容比例:中国历史约占65%(含约10%的新疆地方史),世界历史约占35%。其中,初中、高中知识所占的比例为6∶4;题型及比例: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比例为8∶1∶1,其中,初中知识考查难度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持平;高中知识考查难度略高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三、命题依据
通史部分以教育部颁布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新疆地方史部分以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方教材(试用)《新疆·地方历史篇》为命题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
(1)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2)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2)西周分封制;(3)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5)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3.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2)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3)张骞通西域;(4)秦汉时期的文化。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三国鼎立;(2)江南的开发;(3)北魏孝文帝改革;(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制度的革新;(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统治;(3)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5)隋唐时期的文化。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2)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的繁荣;(3)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4)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2)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3)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5)明清时期的文化。
(二)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1)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3)太平天国运动;(4)左宗棠收复新疆;(5)甲午中日战争;(6)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3)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5)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国民革命运动;(4)“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5)红军的长征。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3)抗日战争的爆发;(4)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5)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7)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人民解放战争
(1)重庆谈判和内战的爆发;(2)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6.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3)近代新式教育的发端;(4)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三)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及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西藏和平解放;(3)抗美援朝;(4)土地改革。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第一个五年计划;(2)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三大改造;(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文化大革命”。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3)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5.外交成就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外交事业的发展;(3)新时期的外交。
6.科技、教育与文化
(1)“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863”计划的制定;(2)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4)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四)世界古代史
1.史前时期的人类
(1)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2)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2.上古人类文明
(1)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印度的文明;(2)雅典民主政治;(3)罗马共和国。
3.中古亚欧文明
(1)大化改新;(2)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罗马教廷的地位;(3)西欧城市的兴起;(4)拜占廷帝国的衰落。
4.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2)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和平交往。
5.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2)古典文学戏剧成就;(3)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五)世界近代史
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新航路的开辟;(2)文艺复兴;(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4)欧洲的启蒙运动;(5)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6)美国的建立。
2.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三角贸易”;(2)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3.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开始;(2)瓦特改进蒸汽机;(3)火车的诞生;(4)工业革命的影响。
4.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的斗争;(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3)巴黎公社。
5.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美国南北战争;(2)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3)明治维新;(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6.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7.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2)战争的经过;(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8.科学与思想文化
(1)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2)文学艺术成就。
(六)世界现代史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十月革命的胜利;(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3)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4)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3)罗斯福新政;(4)德、日的法西斯暴行。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慕尼黑会议;(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2)欧洲联盟;(3)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
5.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赫鲁晓夫改革;(2)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6.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的道路;(2)战后非洲独立运动;(3)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4)中东战争。
7.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美苏冷战;(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3)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8.科学技术和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2)文学成就;(3)艺术成就。
(七)新疆地方史
1.汉代西域
(1)西汉政府统一西域;(2)东汉政府对西域的统治;(3)汉代西域的经济、文化。
2.隋唐时期的西域
(1)隋唐时期对西域的经营;(2)回纥汗国与回鹘西迁;(3)隋唐时期西域的经济、文化。
3.清代新疆
(1)清朝统一天山南北;(2)近代新疆各族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