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乙、丙、丁四位股东拟共同出资人民币100万元设立生产服装的有限责任公司,由甲负责拟订公司章程,其他股东共同签字,章程主要内容如下:
1.甲以货币40万出资,乙、丙分别以实物15万元、20万出资,丁方以专利技术25万元出资。
2.乙、丙、丁三方出资均协议作价。
3.公司不设董事会,甲为执行董事、乙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兼监事。
4.为保证公司领导层的稳定性,董事监事财务负责人每届任期不低于4年。公司设立后,出现以下情况,导致股东之间矛盾不断:
(1)丁投入的专利技术实际价值只有10万元。工商部门要求公司必须规范。
(2)公司于2004年9月10日通知全体股东于9月20日召开股东会,提出增加公司注册资本,乙、丙、丁三位同意,甲反对,因为有四分之三的股东同意,通过该决议。
(3)丁决定将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转让给B,并在办妥转让手续后,书面通知其他三位股东。
(4)甲公司部分款项以个人名义存人银行,获利息收入3万元。
(5)为了少交税金,保证股东多分配利润,甲乙商量本公司设立两套账,第一年暂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要求:结合以上资料,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设立时,拟出资的数额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2.公司章程有那些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3.公司设立后,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有那些方面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说明理由或处理方法?
[答案]
1.公司设立时,拟出资数额符合公司法规定,因为100万元的出资额满足了公司法关于设立以生产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时,法定注册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要求。
2.公司章程中以下内容不符合公司法规定
(1)丁以专利技术作价出资50万元,占新设立公司注册资本的25%,违反了关于专利技术、工业产权作价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20%的规定。
(2)乙、丙、丁三方出资的作价方式不合法。因三方的出资分别为实物和专利技术,公司法规定这些出资只能评估作价,章程中关于协议作价的规定与公司法不符。
(3)乙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兼监事的不合法。因为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不能兼任监事。
(4)关于公司董事、监事每届任期不少于4年的规定不合法,法律规定,公司的董事、监事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
3.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1)丁股东出资不足,应限期补足出资,其他以足额交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①公司股东会议事项规则错误,应在召开股东会15天以前通知全体股东。
②公司关于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决议错误。因为乙、丙、丁三位股东只持有公司60%的表决权,不符合法律关于公司股东会对增减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作出决议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的规定。
(3)丁将持有公司的股份转让给B的程序不合法,公司法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任转让出资须经其他股东同意,未经其他股东同意,转让行为无效。
(4)甲私自将公司款项私存,应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5倍罚款。
(5)甲、乙合谋设立两套账,第一年不提法定盈余公积的行为违法。
①法律规定,公司在未交所得税,未提法定盈余公积之前不得向股东分配股利。
②甲、乙违反规定,在法定会计账册之外另设会计账册,责令更正,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财政部门对某公司进行会计检查时,发现以下问题:
1.公司规章制度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公司一切经济活动负有全程监督义务,并对监督结果负最终法律责任。
2.为了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会计人员王某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购买,审批入账和保管工作。
3.公司制度规定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对重大投资行为也可以灵活决策。2004年5月8日公司总经理决定用公司净资产的40%对外投资联营,而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则认为总经理的行为超越了职权范围。总经理对此不服,认为是根据公司制度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4.公司成立3年来,主要对现金进行定期盘点,其他财产尚未进行盘点清查。
5.公司赊购材料发生业务,会计人员不知道是负责材料核算的会计先入账,还是负责应付账款核算的会计人员先入账,且会计凭证编号经常发生重复。
6.公司现金盘点时,溢余现金90元,会计负责人不知道如何处理?
要求: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案]
第1项制度规定错误。虽然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但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和实施,并承担最终责任。
第2项行为规定违反了内部会计监督关于“记账人员与业务经办人员、审批人员、财务保管人员职责权限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规定”,且彼此属于不相容职务,不符合内部控制关于“不相容职务应相互分离控制的要求”。
第3项争议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对重大投资决策和执行的制度不明确,授权批准控制制度不清。
第4项行为表明公司不符合“财产保全控制”制度的要求,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司财产进行盘点清查,公司制度未明确财查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
第5项行为表明公司会计系统控制制度不健全,对会计岗位分工、凭证传递、编号和保管规定不明确。
第6项表明,会计机构对自己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权不明确。(理由见教材P201第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