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责编:柳絮随风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学历中考高考考研专升本自考成考工程 一建二建一造二造一消二消安全会计经济师初级会计中级会计注会资格公务员教师人力社工
医学药师医师护士初级护师主管护师卫生资格临床
临床助理
中医
中医助理
口腔医师
金融基金证券银行期货外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考软考
考点三:相关指标分析与考核
分析内容 |
财务比率 |
计算公式 |
经济含义 | |
盈利能力指标的分析与考核 |
净资产收益率 |
净资产收益率= | 净资产收益率表明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收益的好坏程度,通常,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投资收益的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使企业综合评价中使用率非常高的一个指标,也是证券监管机构在证券发行和交易监管中广泛运用的一个指标。 | |
总资产收益率 |
总资产收益率= | 总资产收益率表明企业总资产为投资者创造收益的好坏程度。 资产收益率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为投资者创造的利润就越高。 | ||
总资产报酬率 |
总资产报酬率= 其中:息税前利润(EBIT)=净利润+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 |
总资产报酬率表示企业全部资产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获取收益的能力,全面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 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单位资产的投入产出水平越好,企业全部资产的总体运营效益越高。 | ||
一、 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与考核 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析与考核 |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流动比率 |
流动比率= |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 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流动比率指标的国际标准值为2,下限为1。 |
速动比率 |
速动比率=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通常,速动资产的计算公式为: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但速动比率过大,表明企业会因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速动比率指标的国际标准值为1。 | ||
现金比率 |
现金比率= | 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类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越大,企业应急能力也越强,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 ||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 |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的负债越安全,财务风险越小。但是从企业的股东的角度出发,资产负债率并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资产负债率过低往往表明企业没有能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没能充分利用负债经营的好处。 保守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超过50%,国际标准认为60%左右较为适当。 |
|
产权比率 |
产权比率= | 产权比率反应了所有者权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产权比率一般不超过1.5。 | ||
利息保障倍数 | 利息保障倍数= 其中: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对债务所产生的利息的偿付保证程度,欲使企业具有正常的债务偿付能力,从长期来看,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且比值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一般也就越强。 对企业和所有者来说,也并非简单地认为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越好,如果一个很高利息保障倍数不是由于高利润带来的,而是由于低利息导致的,则说明企业的财务杠杆程度很低,未能充分利用举债经营的优势。利息保障倍数的国际标准值为3,下限为1。 |
||
资金营运周转效率指标的分析与考核 | 总资产周转率 | 总资产周转次数= 总资产周转天数= |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总资产周转天数越短,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资产质量越好。 |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越短,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资产质量越高。 |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 |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资金利用率越高。 | ||
存货周转率 | 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 |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存货周转天数越短,企业存货管理效率越高,资金利用率越高。 | ||
收入指标的分析与考核 |
收入质量的分析 | (1)收入的真实性; (2)收入结构的合理性; (3)收入的含金量; (4)收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
||
收入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 收入计划差异额 = 实际收入完成数 – 计划收入完成数 收入计划完成率 =(实际收入完成数 – 计划收入完成数)/计划收入完成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