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金管理
一、持有现金的动机
(一)交易性需求: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
(二)预防性需求:企业为应付突发事件而持有的现金。企业为突发事件而持有的现金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冒缺少现金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三是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三)投机性需求:企业为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的现金。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珠现金需求以外,还有许多企业是将现金作为补偿性余额来持有的。补偿性余额是企业同意保持的账户余额,它是企业对银行所提供借款或其他服务的一种补偿。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一)成本模型
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是使得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模型考虑的现金持有成本包括如下项目:
1.机会成本
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放弃的再投资收益即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密切有关,即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大,反之就越小。
2.管理成本
现金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例如管理者工资、安全措施费用等。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固定成本,这种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和现金持有量之间没有明显的比例关系。
3.短缺成本
现金短缺成本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现金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即与现金持有量负相关。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机会成本是正相关成本,短缺成本是负相关成本。因此,成本分析模式是要找到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所组成的总成本曲线中最低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把它作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