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也是对投资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低要求,通常用资本成本率表示。企业所筹得的资本付诸使用以后,只有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才能表明所筹集的资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资本成本的含义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资本成本是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对出资者而言,由于让渡了资本使用权,必须要求取得一定的补偿,资本成本表现为让渡资本使用权所带来的投资报酬。对筹资者而言,由于取得了资本使用权,必须支付一定代价,资本成本表现为取得资本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资本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用绝对数表示的资本成本,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
1.筹资费
筹资费,是指企业在资本筹措过程中为获取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公司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等。筹资费用通常在资本筹集时一次性发生,在资本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因此,视为筹资数额的一项扣除。
2.占用费
占用费,是指企业在资本使用过程中因占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向银行等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向股东支付的股利等。占用费用是因为占用了他人资金而必须支付的,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二)资本成本的作用
1.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筹资方案的依据
各种资本的资本成本率,是比较、评价各种筹资方式的依据。在评价各种筹资方式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包括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对投资者吸引力的小、融资的难易和风险、资本成本的高低等,而资本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筹资应选择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式。
2.平均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是企业资产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计算企业价值时,经常采用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作为贴现率,当平均资本成本最小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
3.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标准
任何投资项目,如果它预期的投资报酬率超过该项目使用资金的资本成本率,则该项目在经济上就是可行的。东奥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因此,资本成本率是企业用以确定项目要求达到的投资报酬率的最低标准。
4.资本成本是评价企业整体业绩的重要依据
一定时期企业资本成本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企业筹资管理的水平,还可作为评价企业整体经营业绩的标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际上就是所筹集资本经过投放后形成资产的营运,企业的总资产税后报酬率应高于其平均资本成本率,这样才能带来剩余收益。
(三)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
1.总体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环境状况,表现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预期的通货膨胀等方面,这些都会对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产生影响。如果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稳定、持续增长,整个社会经济的资金供给和需求相对均衡且通货膨胀水平低,资金所有者投资的风险小,预期报酬率低,筹资的资本成本率相应就比较低。相反,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投资者投资的风险大,预期报酬率高,筹资的资本成本率就高。
2.资本市场条件
资本市场条件包括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风险。如果资本市场缺乏效率,证券的市场流动性低,投资者投资风险大,要求预期报酬率高,那么通过资本市场融通的资本其成本水平就比较高。
3.企业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
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共同构成企业总体风险,如果企业经营风险高,财务风险大,则企业总体风险水平高,投资者要求预期报酬率高,企业筹资的资本成本相应就大。
4.企业对筹资规模和时限的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体系中资金供给总量是一定的,资本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企业一次性需要筹集的资金规模大、占用资金时限长,资本成本就高。当然,融资规模、时限与资本成本的正向相关性并非线性关系,一般说来,融资规模在一定限度内,并不引起资本成本的明显变化,当融资规模突破一定限度时,才引起资本成本的明显变化。
(四)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
个别资本成本是指单一融资方式本身的资本成本, 包括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公司债券资本成本、融资租赁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等,其中前三类是债务资金成本,后两类是权益资本成本。个别资本成本的高低,用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表达。
1. 资本成本率计算的基本模式
(1)一般模式。为了便于分析比较,资本成本通常用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般通用模型计算。计算时,将初期的筹资费用作为筹资额的一项扣除,扣除筹资费用后的筹资额成为筹资净额,一般模式通用的计算公式是:
(2)贴现模式。对于金额大、时间超过1年的长期资本,更准确一些的资本成本计算方式是采用折现模式,即将债务未来还本付息或股权未来股利分红的折现值与目前筹资净额相等时的折现率作为资本成本率。即:
由:筹资净额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 = 0
得:资本成本率 = 所采用的折现率
2.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续费用。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税后资本成本率与权益资本成本率具有可比性。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计算为:
Kb=年利率×(1-所得税率)/1-手续费率×100%
=i(1-T)/1-f×100%
式中:Kb: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i:银行借款年利率;f:筹资费用率;T:所得税税率。
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问题,还可以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
3.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
公司债券资本成本,包括债券利息和借款发行费用。债券可以溢价发行,也可以折价发行,其资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计算为:
Kb = 年利息 ×(1﹣所得税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100%
=I(1﹣T)/ L(1﹣f) × 100%
即式中:L:公司债券筹资总额;I:公司债券年利息。
4.融资租赁的资本成本计算
融资租赁各期的租金中,包含有本金每期的偿还和各期手续费用(即租赁公司的各期利润) ,其资本成本率只能按贴现模式计算。
5.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
普通股资本成本主要是向股东支付的各期股利。由于各期股利并不一定固定,随企业各期收益波动,因此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只能按贴现模式计算,并假定各期股利的变化呈一定规律性。如果是上市公司普通股,其资本成本还可以根据该公司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的相关性,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估计。
(1)股利增长模型法。假定资本市场有效,股票市场价格与价值相等。假定某股票本期支付的股利为D0 ,未来各期股利按g速度增长。目前股票市场价格为P0,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假定资本市场有效,股票市场价格与价值相等。假定无风险报酬率为Rf, 市场平均报酬率为某股票贝塔系数P,则普通股资本成本率为:
Ks=Rf+β(Rm﹣Rf)
6.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
留存收益是由企业税后净利润形成的,是一种所有者权益,其实质是所有者向企业的追加投资。企业利用留存收益筹资无需发生筹资费用。如果企业将留存收益用于再投资,所获得的收益率低于股东自己进行一项风险相似的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企业就应该将其分配给股东。东奥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率,表现为股东追加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其计算与普通股成本相同,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不考虑筹资费用。
(五)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多元化融资方式下的综合资本成本,反映着企业资本成本整体水平的高低。在衡量和评价单一融资方案时,需要计算个别资本成本;在衡量和评价企业筹资总体的经济性时,需要计算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平均资本成本用于衡量企业资本成本水平,确立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
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是以各项个别资本在企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为权数,对各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而得到的总资本成本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Kw:平均资本成本;Kj: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率;Wj:第j种个别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
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存在着权数价值的选择问题,即各项个别资本按什么权数来确定资本比重。通常,可供选择的价值形式有账面价值、市场价值、目标价值等。
1.账面价值权数
即以各项个别资本的会计报表账面价值为基础来计算资本权数,确定各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其优点是资料容易取得,可以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得到,而且计算结果比较稳定。其缺点是,当债券和股票的市价与账面价值差距较大时,导致按账面价值计算出来的资本成本不能反映目前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的现时机会成本,不适合评价现时的资本结构。
2.市场价值权数
以各项个别的现行市价为基础来计算资本权数,确定各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其优点是能够反映现时的资本成本水平,有利于进行资本结构决策。但现行市价处于经常变动之中,不容易取得,且现行市价反映的只是现时的资本结构,不适用于未来的筹资决策。
3.目标价值权数
以各项个别资本预计的未来价值为基础来确定资本权数,确定各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东奥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优点能体现决策的相关性,能选择未来的市场价值,也可以选择未来的账面价值。缺点是目标价值的确定难免具有主观性。
总之,目标价值权数是主观愿望和预期的表现,依赖于财务经理的价值判断和职业经验。
(六)边际资本成本的计算
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企业的个别资本成本和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过去筹集的单项资本的成本或目前使用全部资本的成本。然而,企业在追加筹资时,不能仅仅考虑目前所使用资本的成本,还要考虑新筹集资金的成本,即边际资本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筹资方案组合时,边际资本成本的权数采用目标价值权数。
杠杆效应
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杠杆效应,表现为: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导致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包括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三种效应形式。杠杆效应既可以产生杠杆利益,也可能带来杠杆风险。
(一)经营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报酬(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经营杠杆反映了资产报酬的波动性,用以评价企业的经营风险。用息税前利润(EBIT)表示资产总报酬,则:
EBIT = S-V-F = (P-VC)Q-F = M- F
式中:EBIT:息税前利润;S:销售额;V:变动性经营成本;F:固定性经营成本;Q:产销业务量;P:销售单价;Vc:单位变动成本;M:边际贡献。
上式中,影响EBIT的因素包括产品售价、产品需求、产品成本等因素。当产品成本中存在固定成本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产销业务量的增加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便息税前利润的增长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增长率,进而产生经营杠杆效应。东奥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当不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时,所有成本都是变动性经营成本,边际贡献等于息税前利润,此时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完全一致。
2.经营杠杆系数
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性经营成本,就存在经营杠杆效应。但以不同产销业务量为基础,其经营杠杆效亟的大小程度是不一致的。测算经营杠杆效应程度,常用指标为经营社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DOL),是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3.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的资产报酬波动的风险。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资产报酬不确定的根源,只是资产报酬波动的表现。但是,经营杠杆放大了市场和生产等因素变化对利润波动的影响。经营杠杆系数越高,表明息税前利润受产销量变动的影响程度越大, 经营风险也就越大。根据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有:
上式表明,在息税前利润为正的前提下,经营杠杆系数最低为1,不会为负数;只要有固定性经营成本存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从上式可知,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包括:企业成本结构中的固定成本比重;息税前利润水平。其中,息税前利润水平又受产品销售数量、销售价格、成本水平(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高低的影响。固定成本比重越高、成本水平越高、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水平越低,经营杠杆效应越大,反之亦然。
关注566会计职称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内部资料等信息!
会计职称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会计职称"
初级QQ群: | 中级QQ群: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