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为的相关要素
法律行为的相关要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方面,涉及行为的目的、认知能力等要素;在客观方面,则涉及行为的手段、效果等要素。
主观因素 |
行为目的 |
(1)从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来看,首先要实现促进和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等经济目标,并进而实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等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最高目标。 |
认知能力 |
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企业或消费者的认知能力等,不仅会直接影响调制行为,也会影响市场主体的利益。 | |
客观因素 |
行为手段 |
在经济法领域,要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目的,就必须采取与之相一致的手段,从而形成了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各种手段。 |
行为结果 |
行为完成的一种状态,它可能与预期目标一致,也可能同所希望实现的目标有很大差距。 |
总之,经济法主体基于一定的认知能力,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一定的手段,会在客观上形成一定的结果。
【例题·分析题】有人认为,认知能力同知情权密切相关,因此,在经济法领域,需要对知情权加以保障。
『正确答案』上述认识是正确的。知情权的实现直接影响主体的认知,因此,在经济法的许多制度中,都对知情权有专门的规定。如纳税人的知情权、消费者的知情权、投资者的知情权等等。与此相关联,就涉及政府的信息公开,特别是有关调控和规制方面的程序等信息的公开;同时,还涉及企业的信息披露,包括对于投资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等多种信息的有效提供等。上述的信息公开或信息披露制度,对于保障知情权是非常重要的。
【例题·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相关要素的有( )。
A.行为的目的
B.认知能力
C.行为的手段
D.行为对象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行为的相关要素。法律行为的相关要素是多方面的:在主观方面,涉及行为的目的、认知能力等要素;在客观方面,则涉及行为的手段、效果等要素。
五、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
由于经济法主体的地位不同,所能够从事的行为也不同,行为性质并非同一,因此,经济法主体的行为还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础性行为和高层次行为,这与主体行为目的的不同有关。(制订游戏规则的是高层次行为,执行的是基础性行为)例如,调控主体和规制主体要实现其调控和规制的目标,就要以一些基础性行为的实施为基础来展开调制行为,从而使调制行为具有了高层次性。
【例题·单选题】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可以分为基础性行为和高层次行为。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产生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
B.国债的发行行为是基础性的行为,国债的发行与偿还中体现的调控是高层次的行为
C.税收的征收行为是基础性的,税收调控行为是高层次的
D.货币的发行行为是基础性的行为,而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实施的调控行为,是高层次的行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层级性,在经济法上是普遍存在的。
【例题·分析题】有人认为,经济法领域的许多基础性的行为其实早已存在,如财政收支、税收的征收、货币的发放与回收、市场交易行为,等等,只不过随着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出现和独立存在,才出现了高层次的行为。
『正确答案』上述观点是正确的。经济法领域的基础性的行为确实早已存在,而且过去是分别有许多不同的法律来加以规范的,只不过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加强,国家频繁地实施调制行为,才使得调制行为更加突出了。而调制行为的实施必须有依托,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基础性的行为才能实施,因此,在理论上才有了两类不同层次的行为。
六、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评价
由于经济法主体从事各类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因而对于行为就需要作出评价。
1.在评价标准方面,可以有政治标准、经济标准、法律标准等,但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法律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2.法律评价的重心,是对行为的合法性作出判断。无论是调制行为还是对策行为,都牵涉到合法性的问题,这既涉及形式上的合法性,也涉及实质上的合法性。
3.对经济法主体行为进行法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行为进行法律规范,以使相关主体能够更好地把握可为、当为、必为和禁为的事项及程序,从而可以依法作为或不作为。
【例题·分析题】有人认为,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各种评价,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存在,但从法治的角度来看,最终应当强调法律评价。
『正确答案』上述观点是正确的。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迅速,对经济法主体行为的评价确实会有政治、经济、法律等多种角度。但是,从法治的要求来看,法律评价确实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它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的福祉,因此,应当强调法律评价的重要位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