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应收账款可能发生坏帐,将来收取的货币是不确定的,因此,应收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
2.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大于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时,应确认交易收益。( )
3.判断某项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依据交易中是否涉及补价,若涉及补价,则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4.对于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孰低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
5.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先计算换入资产总的入账价值,然后再按各单位资产的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和的比重分别确定各单位资产的入账价值。( )
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收到补价的企业应按一定方法计算应确认收益。( )
7. 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 )
8.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
9. 对于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
10.A公司以一台设备交换B公司的一项无形资产,该设备账面原价为30万元,累计折旧为7.50万元,公允价值为18万元;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均为23.25万元。A公司另行向B公司支付现金5.25万元,则该交易不能确认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
四、计算分析题
1.甲公司决定和乙公司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甲、乙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40万元。
(1)甲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厂房原价为150万元,累计折旧3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
②固定资产—机床原价为120万元,累计折旧60万元,公允价值50万元;
③原材料账面余额为300万元,计税价格350万元, 公允价值350万元。
(2)乙公司换出
① 固定资产—办公楼原价150万元, 累计折旧50万元;
② 固定资产—轿车 原价200万元, 累计折旧90万元;
③ 固定资产—客车 原价300万元, 累计折旧80万元。
假设以上资产均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编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2、东海公司决定和西南公司进行资产置换,东海公司、西南公司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整个交易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有关资料如下
(1)东海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车床原价300万元,累计折旧3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220万元。
②库存商品—M商品账面余额为18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150万元。
(2)西南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汽车原价450万元,累计折旧150万元,公允价值280万元。
②库存商品—N商品账面余额18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
要求编制有关东海公司、西南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