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答案】 ×
【解析】应收帐款作为企业的债权,有相应的发票等原始凭证作为收款的依据,虽然在收回货款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坏帐损失,但是,企业可以根据以往与购货方交往的经验,估计出发生坏帐的可能性以及坏帐金额,所以应收账款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属于货币性资产。
2.【答案】×
【解析】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六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不确认损益。
3.【答案】×
【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非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高于25% (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准则。。
4.【答案】×
【解析】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5.【答案】 ×
【解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在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时,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6.【答案】 ×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六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企业在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不确认损益。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7.【答案】 ×
【解析】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8.【答案】 ×
【解析】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9.【答案】 ×
【解析】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0.【答案】 ×
【解析】 5.25/(5.25+18)=22.58%<25%,应确定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