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2.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另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3.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4. 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案件,由申请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住所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5. 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可以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7. 诉讼时效期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权利人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诉讼时效期间即不应开始。()
8. 最高法院所作的判决书也是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属于法的形式。()
9. 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的相对人之间因民事活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
10. 某县工商局对甲企业进行罚款,如果企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11. 诉讼采取的是两审终审制度,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12. 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仲裁不实行地域管辖。()
13. 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因缺少当事人无法进行劳动仲裁。()
14. 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15. 经济补偿中,月工资不包括奖金、津贴和补贴。()
16. 劳动合同法中的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违约金则是约定的。()
17.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用人单位不能提供培训出资的证明,就无权要求劳动者按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18. 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19.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条款,但是不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则该条款无效。()
20. 在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工资,但是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