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
2. 企业领用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均应计入到制造费用科目。( )
3. 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其预计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
4.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和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均应作为营业外收入。( )
5. 企业核算的低值易耗品的增减变化以及结存情况时,应当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核算,期末在企业的存货项目进行反映。( )
6.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实际成本。( )
7. 固定资产盘盈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后再转入“营业外收入”中。( )
8.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
9.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中。( )
10. 无形资产成本在处置的当月仍然应该进行摊销,从下月开始不再摊销。( )
11.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 )
12.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 )
13. 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原材料,平时收到原材料时应按实际成本借记“原材料”科目,领用或发出原材料时应按计划成本贷记“原材料”科目,期末再将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调整为实际成本。( )
14.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部分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
15.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委托方应将交纳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 )
16. 企业对随同商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包装物进行会计处理时,该包装物的实际成本应结转到销售费用科目。( )
17. 企业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资,如果是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 )
18. 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记账的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登记入账,另一方未能入账形成的账款。( )
19. 企业支付的包装物押金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均应通过“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 )
20.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仅可以核对账目,还可以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
21. 企业为职工垫付的水电费、应由职工负担的医药费等应该在企业的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
22. 企业销售商品时应收账款应该以扣除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后的净额入账。( )
23. 预付账款属于企业的资产,核算的是企业销售货物预先收到的款项。( )
24. 企业现金清查中,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过批准后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管理费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