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预测试题 |
第 6 页:参考答案 |
2. 答案:
解析:(1)根据资料(1)和(2),判断正保公司购买C公司60%股权导致的企业合并的类型、判断合并日(购买日)、合并方(购买方),并说明理由
正保公司购买C公司60%股权导致的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正保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为20×7年6月30日,因为相关的资产产权划转手续于20×7年6月30日完成。购买方方正保公司,因为购买C公司60%股权,达到控制。
(2)正保公司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不正确。理由: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付出资产公允价值4 000+3 200=7 200(万元)。
(3)指出合并日(购买日)正保公司应编制哪些合并财务报表
正保公司在购买日应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理由: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自购买日开始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在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情况下,母公司在编制购买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时,仅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反映其于购买日开始能够控制的资产、负债。
(4)正保公司确定的20×8年12月31日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正确。理由:对子公司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因为没有涉及增资、减资以及减值等情况,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变。
20×8年12月31日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7 200万元。
(5)正保公司计算的出售股权产生的损益不正确。正确的结果是:出售20%股权产生的损益=2 950-7 200÷60%×20%=2 950-2 400=550(万元)。
(6)正保公司出售C公司部分股权后确定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正确。理由:正保公司在出售该部分股权后,持有C公司的股权比例降至40%,仍能够对C公司实施重大影响,但不再拥有对C公司的控制权,应该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重大影响的,应终止确认所处置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在此基础上,对于剩余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视情况分别调整留存收益及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正保公司在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未进行追溯调整是不正确的。
(7)分析、判断正保公司在20×9年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是否正确;确认的投资收益、资本公积的金额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指出正确的金额
正保公司在20×9年对C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正确。确认的资本公积金额正确;但确认的投资收益不正确。理由:投资企业在计算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有关的调整因素包括:
①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按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
②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③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销,但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20×9年按照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应多计提折旧额=(4 800-2 400)÷20=120(万元);按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应多摊销金额=(2 400-1 600)÷10=80(万元)
调整后20×9年净利润=600-120-80=400(万元);应确认投资收益=400×40%=160(万元)。
(8)分别指出20×7年、20×8年和20×9年是否应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如果纳入合并范围,指出20×7年如何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20×7年末正保公司应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在20×7年末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应当将C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将C公司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20×8年末正保公司应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20×9年初正保公司出售了C公司的部分股权,已失去控制权。20×9年末,合并资产负债表不调整期初数,期末不应将C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应将期初至处置日纳入合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