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单选题 |
第 3 页:多选题 |
第 5 页:判断题 |
第 6 页:计算题 |
第 8 页:综合题 |
第 9 页:单选题答案 |
第 11 页:多选题答案 |
第 13 页:判断题答案 |
第 14 页:计算题答案 |
第 16 页:综合题答案 |
四、计算题
1
[答案]
(1) 甲公司20×7年12月31日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 |
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
暂时性差异 |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2 044.7+2 044.7×4%=2 126.49 |
2 126.49 |
0 |
0 |
固定资产 |
2 400-2 400÷10=2 160 |
2 400-2 400÷20=2 280 |
|
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 000 |
500 |
500 |
0 |
预计负债 |
2 200 |
2 200 |
0 |
0 |
合 计 |
|
|
500 |
120 |
(2)应纳税所得额
=6 000-(1)81.79+(2)120+(3)300-(4)500+(5)2 200
=8 038.21(万元)
应交所得税=8 038.21×33%=2 652.61(万元)
(3)
“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396÷33%+120)×25%=33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330-396=-66(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990÷33%+500)×25%=8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75-990=-115(万元)
所得税费用=2 652.61+66-115=2 603.61(万元)
(4)借:所得税费用 2 603.61
递延所得税负债 1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652.61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解析]:
[该题针对“暂时性差异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1)
借:在建工程 2 000
累计折旧 500
贷:固定资产 2 500
借:在建工程 400
贷:工程物资 210
库存商品 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40×17%)
应付职工薪酬 153.2
借:应付职工薪酬 153.2
贷:银行存款 153.2
借:固定资产 2 400
贷:在建工程 2 400
(2)2008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0
贷:累计折旧 30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400
累计折旧 30(2 400/20×3/12)
贷:固定资产 2 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0
(3)2009年12月31日: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0(2 40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4)201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3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 4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2 350-2 250)×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盈余公积 7.5
(5)2010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2 350-2 27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借:所得税费用 1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
分析:税法上是按照2 400万元,按照20年进行直线法摊销;而会计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此时,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为2 270万元,税法上的金额=2 400-2 400/(12×20)×(3+12+12)=2 130(万元),所以在期末时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 270-2 130)×25%-25=10(万元)。
(6)2011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借:银行存款 2 5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5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2 270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350
借:其他业务成本 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35
贷:所得税费用 35
[解析]: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相关推荐: